《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则全,并非委屈才能求全。而是,自然的规律就是凡事顺势顺而行之才是对的,哪怕达到目的需要多花费一些功夫和精力。典型的,像是劝谏,或者是进谏,或者是劝架,既然是劝,那便是想让当事人放弃当下的执念,可是,如果不顺着情绪,顺着思路,顺势而为下去,那么很难真的劝降下来。所以,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听他发脾气,顺着他说,反倒更能使人平静下来,而平静下来,就容易听进去劝解。曲则全,也还作,曲线,为人处事,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只此一转,便事事大吉了。做人要讲艺术,要讲究曲线的美。善于言词的人,讲话只要有此一转就圆满,既可达到目的,又能彼此无事。所以,我以前对于曲则全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以为曲就是委屈,其实,曲更多的是弯曲,曲线,就是要转的意思,讲话措辞能委婉,能旁敲侧击,就是在践行曲则全,是一种艺术。
枉则直,不是冤枉,也不是莽撞,更不是直来直往。而是,要方方面面,一点点的修行自己,坚持修行,那样才是直道,不枉此生的道路。
洼则盈,地势低洼的地方就容易积聚水流。这是非常自然的道理,如果一个人的姿态能摆低,那么同样更容易积聚人气。
敝则新,就是说保持朴素的方能日月常新。哗众取宠,浓妆艳抹,统统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少则得,拥有的少,操心的少,挂碍的少,反倒更能悠然自得。
多则惑,拥有的多,不论财富,知识,荣誉,头衔,多了其实痛苦也多,对于人生更容易迷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因此圣人都有一个行走天下的准则,人生始终以此准则而自处。
不自见故明,不始终抱持着自己的愚见,拥有开阔的胸怀,兼听则明的态度,那么就容易集大家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就不容易糊涂。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为是,方能开彰大业。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己表扬自己,方显自己的功劳。就好像做好事不留名,而往往这样的事迹会被传颂,流芳千古。
不自矜故长,不傲慢,才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