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得有道理
[体质人类学:生物的性取向自适应机制]专偶制(一公一母)的动物,年龄组男性:女性数量比歧高的条件下,为了种群"治安"的稳定,部分雄性个体倾向于雌性化,其中一些个体性取向(性趣)偏向转为同性,或充当异性功能,以避免暴力、厮杀和阴谋等泛滥进而对种群繁衍构成危害。 (待续) (仅成年人可见) (以下部分内容可能引起读者不适,如有,敬请屏蔽)
女性化的比率和程度,是群体统计趋势,具体的个体则是特异化,高度雌♀性化特征的个体,通常被雄性♂群体作为雌性动物生物学功能的替代,尽管有时可能违背其意愿。
2016年,中国男性与女性出生比为112.88:100,这些人口成年后,中国男性比率约高出10%,繁衍本能和生殖冲动,已经导致中国男性的性犯罪率逐年提高。 作为种群自救机制,部分男性的女性化,是十分自然的生物学现象。 感谢"她们"勇于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勇敢地挑起种群化和谐的历史使命。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