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有尽头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这是第二遍看《肖申克的救赎》。两遍都是对这句话印象最深刻。
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遍看这部电影时,当那条隧道的画面出现时,我内心巨大的震撼。当时就决心要二刷。而这一次看,因为那个画面记得太过深刻,一直在我脑海里,所以它出现的时候,我的内心竟没什么波澜。
所以呀,第一次很重要。第一次是新鲜的,好奇的,未知的,充满乐趣的。多次反复也有它的妙处,因为每多一次,都会看到上次没有看到的东西,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细致的解读。
整部电影的主题,在我读来是信念和希望。由于误判,安迪在肖申克监狱待了近二十年。这二十年的时间里,他的内心始终有希望,他渴望自由。二十年,像我现在这么大。我偶尔在家闷个一周都会觉得无聊,常常找不到合适的事去做。而安迪,他在监狱,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他依然get busy living.他充分发挥自己银行家的特长,为警员们处理税务等一系列财政问题,并因此拥有了一些特殊对待。他为监狱长做假账,而这也为他以后的出逃奠定了基础。他用石头刻象棋,重建监狱的图书馆,为此他坚持每周一信请求政府拨款,他坚持了六年。当他成功的那一天,他说,没想到这么容易,以后我要每周两信。他真的又开始每周两信,他得到了一个完全不存在的身份,为他之后的出逃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墙上刻字机名字时小碎石的脱落点燃了他的越狱念头。他有一把用来刻象棋的小石锤,他的朋友说,用这个锤子挖隧道得挖六百年,而他挖了不到二十年。
二十年,扪心自问,我能坚持吗?我能在那个漆黑的看不到尽头的隧道里不断坚持往前挖嘛?前十八年,我都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信念和希望,真的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吧。
如果我事先知道这条隧道的长度是二十年,也许我可以坚持,但更有可能坚持不了。而在事先不知道的情况下,两个月可能就已经让人崩溃。
电影是电影,不是真的。但我还是爱这部电影,我相信世上存在这样的安迪。那么,既然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行。
信念和希望,我可以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