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西安城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十三朝古都。从秦汉到隋唐的漫长岁月,使得西安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盛,也拥有了众多令我向往的名胜古迹。在这仲夏时节,我和父母携手入长安,一睹这古老都城的风采。
来到西安就不得不逛逛西安的城墙。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明城墙,在城墙上可以骑自行车绕城环游一圈。西安的城墙有18座城门,我们选择从最富盛名的南大门——永宁门入城。一到永宁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虎踞在护城河后方的闸楼。闸楼上书三个大字“永宁门”,是永保安宁之意。穿过辕门,走过吊桥,进入城门,我才发现这是一座由三座城楼组成的瓮城。位于中间的是三座楼中最高的箭楼。箭楼高大巍峨,共有四层,每层都整齐地排列着方形射箭口。箭楼后方是有着三重飞檐的正楼,古朴典雅,古色古香。永宁门的两侧有着坚固的城墙。城墙高约12米、宽约15米,由青色石砖砌成。整个永宁门就像一座坚如磐石的要塞,“千军万马筑高墙,城垣稳固胜堂皇。”在城门上向下俯瞰,仿佛看到了盛唐时期,各国使节穿梭于城门的繁忙景象。
逛完城墙后,大家都早已饥肠辘辘,于是便直奔西安最有名的小吃街:永兴坊。永兴坊位于中山门的城垣下,是唐代宰相魏征的府邸。远远望去,那人头攒动的地方便是永兴坊的牌坊了。牌坊后面有一块巨大的铜镜,唐太宗曾把魏征比作铜镜,赞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永兴坊里的建筑分为三部分,最外面的是民俗坊。这里有华县皮影、凤翔泥塑等民俗手工艺品。最后面的是各类作坊,有豆腐坊、酱油坊、酒坊,可以了解传统的食品加工工艺。而中间的便是让我们垂涎三尺的美食坊了。这里不仅有凉面、泡馍、肉夹馍等陕西风味的面食,还有烤肉、豆腐脑、杨梅汤等风味小吃。在众多打卡的美食中,我最爱的就是澄城水盆羊肉了。相传它是秦军征战六国时发明的。一碗清醇美味羊汤配上两块月牙烧饼。抿一口羊汤,吃一块肥而不腻羊肉,再撕下一块香脆的烧饼浸在羊汤中。酥脆的烧饼浸满了羊汤的清香,吃下去让人感到味蕾都在舞动,立刻体力倍增。
都说“一入夜,便长安”。上了夜妆的长安,才更有历史的味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来到了西安的地标——钟楼。钟楼位于西安老城的中心,在一个十字路口的环岛内。远望到钟楼时候,令人有些恍惚。四周现代化的都市霓虹,围绕着一座盛唐风情的钟楼,让人顿生穿越之感。钟楼的下方是一座四方城,沿着城墙的台阶拾级而上,便可以近距离的一睹钟楼迷人的风姿。整个钟楼共有三层,每层都有精美绝伦的飞檐和雕梁画栋的回廊。楼上金碧辉煌,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聚光灯映射出了红门、黄墙和蓝屋檐。流光溢彩的光线,互相交织,穿过窗棂,使钟楼晶莹通透,仿佛是天宫中的玉宇琼楼。虽然此时已是傍晚,犹可听见日出黎明时,钟声响起,汉唐雄风传向四方的雄壮之音。
离开了钟楼,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大雁塔北广场,那里有一场音乐水舞表演正等着我们。刚来到北广场,一座灯火通明的大雁塔便赫然出现在眼前,这便是唐玄奘藏经的大慈恩寺。大雁塔共有四面七层,塔身方方正正,塔檐向下倾斜,每层都有四个门洞。其形制完全不同于江南的七级八面的楼阁式宝塔,体现了西北朴素的建筑风格。此时此刻,大雁塔下方的北广场早已人山人海,人们把水舞表演的音乐喷泉围得水泄不通。晚上八点半,表演准时开始了。起初,高低不同的水柱轻盈地舞动着,仿佛是少女在翩翩起舞。接下来,音乐变得轻快了,水柱的舞蹈也欢快了。水花撞击的“叮咚”声和交响乐的钟声交相呼应,发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声响。渐渐地,音乐越发激昂。在喷泉下五彩灯光的渲染中,一道道紫色的水柱突然升起,围成方形,像是茫茫云海,又像是个舞台。舞台上如众星捧月般升起一道金色水柱,那一定是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了。整场水舞表演精彩绝伦,人们无不被它的壮丽大气所沉醉。开元之治时的太平盛世,尽在这无比美妙的视觉盛宴中了。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古代的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经济昌盛,文化繁荣,是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今天的西安既有现代化的城市,又有保存完好的古迹。现代与历史融合碰撞,那愈久弥新的气质令人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