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准备考研的?
查看话题 >考研那点事儿
闲来无事逛豆瓣,偶然看到“考研如何备考”这个话题,作为一个过来人,总有一些话想说。或者是为了追忆那段时光,或者是为了分享给大家我的考研经历和些许心得,希望能够给大家的考研带来或多或少的帮助。如果有说的不好或者错误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和包容,毕竟我是个新手。
我的考研分:政治79 英语二53 专业课2门240+
首先先跟大家聊聊我考研的动机吧,其实很简单,就两个:一是不想那么快步入社会,二是随波逐流。可能是在学校待太久了吧,学校是最没有压力,最舒适的地方,相对于社会来说。因为本来在学校就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校园生活基本上就是在谈恋爱,打篮球,上网玩LOL,所以临近毕业,心里是没有底气去面对这个竞争激烈、肉弱强食的社会。另外一个就是跟着室友班上同学一起选择考研,那时候我们班上盛行考研、考公,当然这离不开我们班主任和书记的鼓励和支持喽。面临毕业,大四那一年我内心是慌张的,不知所措的,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自己会做什么,只知道自己应该行动起来做些什么事。因为身边的朋友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打算,有的报了班准备考公务员了,有的准备好考研了,考研学校也选好了,有的已经联系好工作单位就等毕业了。至于我,不想那么早步入社会,又不知道干什么,只有慌不择路,随波逐流,最后选择了考研,最后还安慰自己说,本科没学到什么,考研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呵呵😄,很可笑吧。我不知道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这就是我大四那一年的心境,一个字,慌!
再来说说考研的准备和复习吧,我报考的是重庆的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准备了2个半月左右吧。或许你们会觉得这么短时间,肯定不够的吧。是的,确实很不够。因为之前在学校基本上是不爱学习的,逃课挂科什么的就不提了,大四一年都是在迷茫和慌张中度过的,所以选择考研的时候已经就剩2个多月了。当选择好考研学校和专业后,就逛贴吧、网站,加入各种考研群,跟其他研友交流想法和准备计划,咨询考研学校的学长学姐,了解往年该校的录取录取分数线、复试成功率,有没有院试等等,死乞白赖的找他们帮忙找往年该校的考研真题,考研的笔记啊,专业课的书籍啊,要么买,要么乞丐一样要,基本上都是要买的。你需要了解你报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录取率、参考书籍等等基本情况,关于参考书籍,大部分学校都会有提供,一定要看清楚参考书的作者、出版社等,找准参考书。你还需要了解清楚你要考哪些科目,不同专业所需考的科目是不同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当然,政治和外语是必考的,外语是分语一、语二,语一相对难一点,听说跟英语六级差不多,然后就是专业课考试。比如我考的是社会工作,外语是考英语二,专业课需要考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调查方法和实务。当然,有些专业则需要考数学,比如管理类专业以及其他理工科专业。
这些基本的准备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安排好时间努力复习了。在时间安排上,我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起来,仔细规划时间,因为这关系到你复习的效率高低问题。首先我觉得你需要了解你自己对考试科目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如说我,我英语基础不错,政治也还行,但是我是跨专业考研,我需要的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考虑到我只有2个多月时间,所以我放弃英语,主要复习专业课和政治。之所以选择裸考英语,一是我时间紧,二是我英语底子不错。关于这点,我确实是有点自信过头,当然,也是时间所迫下的无奈选择。我相信,准备时间肯定是越长越好,越充足越有把握。
下面就具体分享下我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复习方式吧,我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建构好自己的时间安排表,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我并没有将2个多月80天左右时间按照比例权重来分配,而是以一天为单位来分配时间的,这样每一天累计起来也就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时间分配效果。我觉得学习知识需要持续性,尤其是记忆,这样有利于记忆巩固和消化。考研那段时间的生活基本都是围绕图书馆展开的,除了必要的衣食住之外,一天时间都是在图书馆。时间安排如下:

这张图是我凭记忆画的,时间安排上基本就是这样的。下面我就分时间段一点一点细说,其中参杂着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学习方式,希望大家不会觉得烦躁啰嗦。每天闹钟5.30准时响起,我基本都是第一时间起床洗漱,然后准备好一切出门。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哇哦,你行动力那么强,闹钟响起就起床啦,这么厉害!其实这就看你个人对考研的动力如何了,我自己是个拖延症重度患者,自律能力也差,可我当初是无法选择中的抉择,退无可退了,而且既然决定了考研,就一定要好好准备,我是抱着“必死”的心去的。如果你确实没办法准时起床,那就提前定好闹钟啦。早餐的话,我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买的,因为刚好会经过一家早餐店,就顺路买了,在路上边走边吃,或者到图书馆门口吃完。我们学校图书馆6:00准时开门,11:30闭馆,所以我都是提前到图书馆门口排队,等着图书馆管理大爷开门。因为学校图书馆规定不让占座,每天桌凳都会清空,所以必须要起早抢座,不然晚了就没有座位。 上午6:00-8:00这有两个小时,我是用来做考研真题的要点记忆,有些考题可能会重复出现或者以另一种提问方式出现,所以必须把历年的真题吃透,把答案要点记牢。我记知识点的方法其实也蛮老套的,事先买好了素描本,因为纸张空白而且大,容易书写,采用的是边读边写的方式,记一天,后一天要能迅速有效的写出来,写不出来就重点记忆,一天天的循环记忆,直到将要点答案完整记住。当然,记写的时候字体不要求好看,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当初复习完,两本素描本被我写满了字,密密麻麻,像鬼画符一样😂,到现在还在家里保存着。关于知识的记忆,方法肯定是最重要的,方法对了,记得牢靠,效率也高,所以主要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或者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然后重点讲讲我在政治复习这一块的复习吧,政治复习完我其实就很有把握了,结果我也挺满意的,遗憾的是最后那个大题有两个要点没有时间写完。对于政治,我是以做题为主,纠错为辅来进行复习的,题目主要是肖秀荣考研模拟题和预测题。我个人是把政治复习安排在下午和晚上一共5-6个小时左右,下午三小时做题,晚上2-3小时纠错,具体做法是:下午三小时不看书不看大纲,只凭以往的政治知识积累去做,一节一节的做,三小时能做多少做多少,节奏稍微快一点,然后参考正确答案看看自己能做对多少,不着急去究根问底。目的是为了检测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和内化,哪些知识你还不懂,了解自己的薄弱知识章节。对于已经掌握的就没必要花时间在上面,主要是那些没掌握的知识需要重点去记忆和内化。晚上2-3小时则用来纠错,根据自己做错的题目,在大纲上翻找正确答案,此时需要去重点记忆和勾画知识要点,仔细阅读和记忆大纲,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我没有采用另外的错题集,有什么要注意的要点或者相关联系的知识点我都是在错题旁标注和写画,有时有些知识是可以串联在一起就对折起来,方便记忆和查看。前期做题,后期重点翻看大纲,理解大纲上的知识要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循序渐进的复习。
最后再说下考研环境和氛围吧,其实我觉得氛围真的蛮重要的。我之所以能那么快速的进入状态,除了跟形势有关,还有就是考研氛围。我的本科学校是虽然是所二本师范类院校,但是校园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尤其是考研氛围,我是深有体会。就拿图书馆来说吧,但凡考研考公期末或是毕业季,图书馆内和馆外一定是咿咿呀呀的背书声,此起彼伏的,带着节奏。就拿我当初考研来说,图书馆内外都是背诵声,要是想正儿八经好好唠嗑就只能到自习室,因为在大厅说话压根就听不到,只能去安静的地方。当然,自习室说话也基本是轻声细语,怕打扰别人。我考研那会也会拿出时间去大声背诵知识点,加入到背诵大军行列中,时间是晚上9:50-10:20左右。因为我觉得一整天基本时间都是坐在凳子上默记知识,做题目,应该拿点时间去吼出来,换换脑子和精神状态。不出所料,效果真的很棒!
关于考研那点事儿,我想说的基本就是这些了,像是经验传授,更像是我自己的回忆录,但总归是记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益处。本人的遣词造句和表达能力都不是很好,希望见谅,不喜勿喷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