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抄」闲话吉卜力
八月杪,自己重温了一年前看的不甚仔细的《岁月的童话》,看后倒是常常循环其主题曲《愛は花・君はその種子》。而前天晚上,自己看书时发现书上提到日本古典《堤中纳言物语》中的虫姬,虫姬即便长大后也还是一直奔走在自然里,为毛虫破茧成蝶而喜悦,为菌菇从枯木长出而高兴,她热爱自然,不喜欢贵族女子所喜爱的一切,反对礼节,不剃眉毛,不染黑齿。我看时觉得有一种错觉,即高畑勋在《辉夜姬物语》中似乎将《堤中纳言物语》中的虫姬与《竹取物语》中的辉夜姬糅合而赋予辉夜姬更深层次的觉醒——热爱自然与自我逃离。而影片中辉夜姬给我的震撼会让我想到范泰的《鸾鸟诗序》:










“昔罽宾王结置峻祁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形感契,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 其实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生命自降生起便遭受放逐与囚禁,人生实难,大道又多歧,何处归去? 高畑勋说他并不打算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的剧情中,而是想让观众稍微的抽离,在被剧情吸引时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反思,希望观众用批判的目光去看待电影,保持判断力与理性,而不是与主人公同化。我觉得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百变狸猫》结尾产生的幻灭,当狸猫用幻术制造它们与人类间战争胜利的假象(而自始至终都是狸猫的自我单方面的假想,人类根本未参与这所谓的战争,狸猫可以说是无意义的反抗)——满是田野与树林时。在幻境的人们与狸猫都看到从前的他(它)们。只是当狸猫脚步靠近时幻境消失,绮丽的梦最终过去,一阵破灭,清醒而抽离。那是狸猫,也是我们,人类在创造文明时也必将承受其文明创伤,入世深一天,离自然便少一天。 高畑勋也说,“速写,也就是写生:试图捕捉对方当下的瞬间。未完结的那一刻,这个行为本身的张力、热切之心,以及画家关注着眼前对象时的纯真与悸动,也都会转移到观赏者的身上,激发我们,使我们意欲从速写稿中想象当时,仿佛要读取那一刻的记忆,在心中模拟并体会画布之下的意境。”不知怎的,看到这段话,我有一种看林文月散文集《人物速写》的错觉。 高畑勋在创作《岁月的童话》时,采用了先录声音再配以图像的方式制作。人物表情之丰富,甚至于笑时脸上的皱纹也很逼真,让我确信绘画是在记录真正的东西。

在《乐在工作》一书中, 铃木敏夫提到宫崎骏与高畑勋的交情,看时我不厚道地笑了,简直就是好基友间的表白: 有一日宫崎骏与铃木敏夫一道喝酒,宫崎骏一杯又一杯,突然说,“我把我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高畑先生,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宫崎骏和年轻人有一半谈话都是关于高畑勋,有人问他,“宫崎先生您常做梦吗?”“做啊,但是在我的梦里,主人公都是高畑先生。” 而这些事让铃木先生觉得既好笑又羡慕。 此外,铃木敏夫也写到1988年中他们一行人与宫崎骏去芬兰的阿兰岛。六月夜间10点,天空依然很亮,那时他们本认为无甚特别的房子却于那时散发光彩。铃木先生遂取出相机拍照,宫崎骏则说道,“照相机的快门声太吵了。”语罢,便静静地观看,而这个场景便成为了日后《魔女宅急便》中投递与吉吉小猫很像的玩偶所出现的房子。

我对铃木敏夫上述描写印象格外深刻,宫崎骏的绘图是在全身心感受和传递景物带给他的感动后又加入了他自己的想法,他在原有记忆上又创作出了新的作品,七分实体,三分想象,而不是干巴巴地用照相机原原本本地记录。(艺术的功用原在弥补自然的缺陷,如果自然既已完美,艺术便成赘疣了。妙肖自然并不是艺术的最高的成就,所以摄影不能代图画,蜡人不能代雕刻。——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在这方面,我会想到长今,她具有画出味道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其他人没有。韩尚宫训练长今做一些长今从未做过的食物,并坚持不容许长今尝味道来做,仅让她凭着手感来做。长今怀着的是对食材的虔诚,而宫崎骏则是对绘图的虔诚。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当动画创作出现断层时又该如何发展?剧本重要却又并不是那么重要,文学作品也一样,我并不觉得最重要的是骨架,我总觉得真正重要的是血肉,那些打动我的细节。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看的书或者看的电影其主体逐渐开始瓦解,或者更多的是变成一种象征,一个片段来保留。这或是宫崎骏电影给我的直观感受。 因为我观看《千与千寻》与徐克的《小倩》时间相近,总觉得这两者极其相似。采臣误入鬼市,千寻进了汤屋。两部影片中桥的作用又极其相似,投胎火车与水上列车,黑山老妖与无脸男,姥姥与汤婆婆。我曾经极度惊讶,而铃木敏夫说,他曾对宫崎骏说过,“夜总会里其实有很多原本内向的女孩子为了挣钱而接待男人,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与自己不喜欢的人打交道,而花钱的男人也是这样。所以夜总会是改变自己的好地方。”而宫崎骏则表示,这就是《千与千寻》的创作来源。如果说千寻到千的经历让她不断成长,沟通能力得到锻炼。那么无脸男则是千寻的相反投射面——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只是以暴力解决问题。

宫崎骏的《幽灵公主》中在炼铁厂工作的都是女性,在《红猪》中亦有大战时抽空男丁而女性介入生产的情节。在制作电影时,为吉卜力尽心尽力的女性也有很多。因《红猪》与《岁月的童话》作业期叠合,主要人员都被高畑勋抽走,宫崎骏在此之下,对《红猪》的主要负责人都任用踏实勤奋的女性,而不是男性。在影片(又如《风之谷》)或现实中也可间接窥见宫崎骏其内心,他有潜在的女性意识。


铃木敏夫指出宫崎骏动画男女间都是一见钟情,而且男女主人公一相遇就会肢体接触。哈尔一出场搂住苏菲的腰,白龙一见到千寻就把手放在她肩上宽慰她……我倒觉得宫崎骏动画中的一见如故,是一种内心潜在的渴望,一种爱情幻觉与精神共震,过于理想化。 高畑勋就宫崎骏动画则指出:“他创作的动画人物具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现实感,但这并不是因为他对这些人物的冷静观察。即便他把自己的观察代入影片,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最后也会因为他对人物的爱而使理想化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他总是把自己当作故事的一部分,用故事人物的思考方式去想问题去说话,与故事人物同悲同喜,即便是坏人,也会随故事情节发展而变得没那么坏了。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着复杂的人性,他创造出这些有趣的有真实味道的人物,就像一位优秀的作家一样。对于宫崎先生本人来说,他要在漫长的创作期里与这些人物相处,如果不把自己代入剧情用当事人的角度看问题的话,这样的创作简直令人难以忍受。”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杜甫岂真知画者,徒以干马肥大遂有画肉之峭。”没有功底与实料所写出的信笔大抵如此,而我写上诸文段也不过是兴致所来、涂鸦之作,收尾时文章使命也已结束,是为识。 PS.Hi,我正在使用百度网盘,给大家分享"龙猫国语中字.rmvb"(等 5个文件),快来看看吧~https://pan.baidu.com/s/1jOg0_Po1bzKMHZ7-qEFZo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