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真相—神话中的人性》
《西游真相—神话中的人性》的孙悟空坚信肉体可以被征服,但追求理想和自由的精神永远不会妥协,他坚持英雄本色的选择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反抗和战斗。因此,被囚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面对如来佛祖对他精神上的收买,表现出不妥协、不屈服、决不放弃的态度。不同于《西游记》中兢兢业业降妖伏魔的孙行者,《西游真相—神话中的人性》中孙悟空一面借取经的名义检验妖界对他的忠心,一面寻找机会打败如来佛祖,对他来说,肉体可以被敌人征服,但不屈和反抗精神的永远不死,对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不会停止。在《西游真相—神话中的人性》里,孙悟空有追求,也有野心,有在强权和淫威面前打他个稀巴烂的冲动,另一方面又有坚持理想和找回自我的决心,有对尊严和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对于《西游记》的结局,作家邓曙光说“我相信前因后果,也相信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我认为原《西游记》中那个圆满的结局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规律”。《西游记》与众神称兄道弟,在妖界声名远扬的孙悟空,在《西游真相—神话中的人性》中“是为妖界所不齿的叛徒,是为天界所不容的降兵,是为佛界所不信任的信徒,至于那些人类,又都与他无关。曾经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受尽委屈”。然而,这些付出于孙悟空而言不是为了成佛,也不是为了佛经,是为了报答唐僧对他的恩情,为了向如来发起最后拼死亡命的一击。《西游真相—神话中的人性》完全颠覆了《西游记》的结局,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皆大欢喜的结局解构为同途殊归的真相,而孙悟空也从《西游记》中的斗战胜佛成为了一个宁愿选择痛苦和孤独,以死捍卫自由,也不愿做没有战斗的斗战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