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脚架要关闭防抖吗?ーー还是关了吧ーー
最近为了拍摄在近距离的静物,但是因为拍摄时的光照条件的限制无法提高快门,最后只能选择上三脚架。
但是关于三脚架拍摄,大家常常提到一句话“要关闭防抖!”
那么究竟关闭防抖和不关闭防抖有没有差别?有多少差别?
于是好奇宝宝就去实验了一下。
首先这里说的“防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机身自身的防抖功能,在机子的菜单里设置,
另一种是镜头防抖,比如尼康的VR镜头,适马的OS镜头,在镜头上有开关。
比如下图的适马OS镜头,防抖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关于第一种机身的防抖功能,因为我自己的机子是D7200,机身不带防抖功能,所以没办法实验。 搜寻网络发现,曾经有这样一个测评,可以供参考 http://dc.pconline.com.cn/607/6071078_all.html
所以这次主要实验的第二种镜头防抖。
使用器材: 尼康D7200+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镜头
前期准备: 上三脚架 开启延时拍摄模式,使其按下快门后5秒再拍摄(主要是为了防止按下快门时带来的抖动,如果有快门线的话,这个步骤可以忽略不计)

开到光圈优先模式
那么上对比结果,
在1.3秒的快门下, 可以看到关闭防抖和不关闭防抖的差别非常明显。

打开防抖

关闭防抖
但是提高快门速度,理论上可以减轻这个问题。 那么快门到多少,打开防抖和关闭防抖几乎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呢?
下图是打开防抖的3/5秒曝光的图片,可以看到呈像依然很糊。

打开防抖
那么这个问题在1/4秒曝光的时候才有改善,变得不再那么明显

打开防抖

关闭防抖
那么综上所述
所以如果是开非常快速的快门摄影的话,镜头防抖关还是不关,最终的影响可能不会太大。 但是如果是慢速摄影的时候,镜头的自动防抖开启就有极大可能会使成像非常模糊,建议关闭。
那么,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养成上三脚架,关闭防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