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玛丽苏爽剧的背后
电视剧—延禧攻略火了,剧中的女主角魏璎珞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持着每两集就打一个“怪”的快节奏,一路打“怪”到最后。让我想起来最近比较火的玛丽苏爽文,由此推彼,延禧攻略这样的剧就应该叫做玛丽苏爽剧了。
之前比较火的玛丽苏爽剧应该算是甄嬛传了,甄嬛靠着自己和其他妃嫔不同的性格吸引皇上,在后宫斗皇后,撕华妃,再加上仆人和十七爷的助攻把皇上骗得团团转,成为最终赢家。这样的玛丽苏爽剧戏受到观众的喜爱,而甄嬛传的大热,又使影视公司开始将大量的金钱投向这样的玛丽苏爽剧,延禧攻略应运而生。
一开始的清宫戏是像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李卫当官,这样讨论人梦想、价值的历史正剧,后来是宫锁珠帘,宫锁心玉,步步惊心这样谈情说爱的偶像剧,到现在的甄嬛传,延禧攻略这样的一路开挂的玛丽苏爽剧,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生活节奏的确是越来越快了,快到我们根本来不及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快,甚至都懒得思考自己这么快是要去干嘛。自然,也很难再花大量的时间去仔细体会剧中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有什么样的意思,那些喜欢表现细节和娓娓道来的电视剧的受众面变窄了。观看的人少了,收视率就上不去了,而收视率又是评判一部电视剧的重要标准。所以一路开挂的延禧攻略就受到了观众的宠爱。
魏璎珞是一个小小的宫女,但她要为受冤屈的妃嫔说话。她活得痛快,她不怕事,谁侵犯她,她就犯回去,还有很多人会帮助她。这些正是我们所欠缺的,当我们在受到同事的排挤,领导的压榨,父母的逼迫,亲戚的说教,我们基本上只有默默忍受,很难像电视剧中的女主一样英勇反抗。
可在现实中我们却会发现自己是孤身一人的,没人要帮你,上一秒和上司顶嘴,下一秒你可能就不再办公室里了。再加上现在很多公司都开始盛行的996制度(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和不断闪烁着的手机微信群和QQ群更是我们的大脑得不到片刻的休息,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消息。也正是由于生活的忙碌和职场上的高压才为这样的玛丽苏爽剧打开了市场。
其实每年各个国家都会制作大量的电视剧,我们可以选择的电视剧也有很多,就从今年的电视剧来说,美国有使女的故事,日本有非自然死亡,韩国有请回答1988,无一不是高口碑的电视剧。但我们的电视并不播国外的电视剧,全是国产电视剧,而最近几年国产剧的质量虽有上升,但高口碑的电视剧还是很少。
况且70后,80后的女性作为观看电视的主要人群,更是很少有看国外的电视剧的。毕竟要一边看人物一边看字幕会累,况且70后、80后的女性每天要做着一日三餐的饭,要操心孩子的学习,要操心老人的身体,要惦记丈夫的事业,要关心自己的升迁,要平衡家中的矛盾。每天操心这些事情就够累的了,回家后好不容易休息看个电视剧还要顺带做个电视剧理解,思考人生的本质。也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就比如我姐姐,已经是十岁孩子的妈了,到现在失眠的时候还会打开iPad看杨洋演的微微一笑很倾城。
虽然延禧攻略也有人说她逻辑感不强,女主光环严重,经不起推敲还有历史感弱,但仔细想想电视剧的本质,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本来电视剧就不可能是深层次的,电视剧的本质就是娱乐,你打开电视的目的是为了放松自己,你看的东西不可能让你有什么思考甚至是提升。就算是你今天思考了一下剧情,想出来点苗头,但等到明天演其他剧情,你肯定又会想另外一个苗头了,最后大多是广泛播种,颗粒无收。要是真想得到点什么就直接去看书,何必绕这么大的一圈来看电视剧呢?然后又指责电视剧太肤浅呢?要是真让谁白天做一天的工作,晚上再回去看1942,唐山大地震这样的片子,心情总归是不是太好吧。就算是浅层次的娱乐,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每天思考人生的本质强,要不怎么会那么多人喜欢刷快手、抖音呢?有的时候大家好,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