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坐上火车去旅行
从卢塞恩坐上火车,打算去因特拉肯。卢塞恩火车站既没有安检,也没有人检票,甚至连个像样的门也没有,和外面的开放空间连在一起。要不是人指点,我根本不相信这是个火车站,但它确实是个火车站,有月台,有乘客,只是买票又花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地方。正逢一群穿制服的中小学生放假,蜂拥着从火车上下来,欢呼雀跃的样子着实令人感动。我赶紧举起手机拍照,孩子们相当有镜头感,纷纷向我招手示意,其中一个小姑娘还冲我吐舌头,做鬼脸,那样子真是俊俏极了。他们的行走速度很快,几乎是从我面前奔跑而过,留下一个个活力四射的背影。
火车启动后,天空又下起了雨。雨水顺着车窗缓缓流下,在玻璃上凝集成一颗颗小水珠,使得窗外的风景像一幅幅大色块的油画。火车行驶在湖畔,风雨中的树木影影绰绰,仿佛用靛蓝的油彩涂抹在画布上似得,令人为之倾心。车速并不快,尽可慢慢的看,也可什么都不看,只管闭上眼睛或东或西的想。
人生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你可以暂时放下俗事,感动莫名。
车厢里的乘客相当少,我走到车厢中部找到了售卖咖啡的吧台,要了一杯咖啡,随意找了个座儿坐下慢慢的呷。一对来自法国的情侣坐在我的斜对面,姑娘直接坐在小伙的腿上,搂着恋人的脖子,看样子相当开心。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动作轻捷,要了一杯咖啡,一路嘀咕着走去了另一节车厢。一个亚美尼亚女郎请我帮她拍照,拍完坐下说了很多话,我为了表示礼貌频频点头,实则一句也没有听懂。我的举止显然误导了她,让她以为遇到了知音,她以极其热情的方式向我倾诉着什么,辅以丰富的手势语言。临走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了一句,You come from that country?(你从那里来?)
Armennia。(亚美尼亚)她轻轻回应道,便消失在了人群中。
火车到因特拉肯的时候,雨依然没有停,但相对而言雨量小了很多,打着伞在雨中漫步是不成问题的。片片流云飘荡在山腰,一脉白色的小瀑布从山巅滑落,像随风荡起的轻纱。空气冷冽,清新的令人醉。从镇子的这头走到那头,也并没有费什么工夫,但似乎走不够似得,一圈一圈的走,市政厅也好,教堂也好,剧院也好,纪念碑也好,甚至连街边造型独特的电话亭也看过了,仍然觉得可以一直走下去。相比欧洲那些古老的城市,我更加迷恋瑞士的这些小城镇。
在大城市生活久了,我们的内在部分会凝聚成一种“硬核”,带着它我到过意大利,也到过德国,但是从未改变,但是在瑞士,它的外壳发生了某种变化,我不能说它化开了,但确实蜕掉了一层东西,大约像蜕皮的蛇一样,脱下了一层旧的东西吧,那是一种和新生有关的事物。我想我们终究还是会揣着这硬核活下去,带着它哭,带着它笑,带着它悲伤或者无动于衷,也许它在某一天会彻底融化掉,但我并不确定,但在这里我发觉了一种可能。
我在生活中遇到过种种样样的人,他们不思考,或者说拒绝思考;他们害怕孤独,所以尽可能寻找些热闹;他们从不给自己面对自我的机会,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把自己填满,决不让自己有放空的机会。然而,这并不值得责难,他们只是害怕而已。并非所有人,都有直面自己的勇气。或者换一个说法,每个人活着都不易。但是,我们究竟是人,而非装了程序的生物机器。我们要思考我们的来处,也要思考去处。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支点,它也许是生活的逻辑,但并不容易被触发。
它在我们的心里,需要一个激活的机会而已。

















白羽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淘旧书 (31人喜欢)
- 写下去 (1人喜欢)
- citywalk的总结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