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犯
看了两个月才终于把这部模仿犯看完了。我是从另一个作家的文章中看到的这本书,而我看了第一本的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被开篇吸引了。我一直都是对社会派的喜爱超过本格派的,而在社会派中,我几乎只认日本的作品。如果想要了解日本人的文化和性格,直接去读日本文化的书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社会派的作品一定也是非常好的途径去了解日本人的性格与文化,因为在这些作品中通常都会涉及到死和生,日本人对于生死的哲学认识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好的了。扯了这么多就是因为这本宫部阿姨的社会派的作品真的太喜欢了,即使宫部阿姨在第三部中啰嗦了大半本,但是仍然不能否认这是一部神作。
让我有冲动写一篇读后感的原因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发生了滴滴司机杀人事件,而书中的凶手也是选择了妙龄少女作为自己的加害对象。虽然手段和形式有许多的不同,但是我感触很深的还是宫部阿姨在书中借被害人律师之口说的:现在电视和杂志都在大肆报道这起案件,但是三个月之后会怎样了,半年之后又会怎样了。如果再发生另外一起悲惨的案件,他们又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那里去,还可能会完全忘记被害人的名字,在社会普通民众的心里,也不会再记得栗桥浩美的名字。 事实是可以被忘记的,残忍的事情也是会被忘记的,而且非常容易被忘记。我们能做的只是延长一下忘记的这段时间。8月24日,滴滴又爆出司机杀害年轻女子的消息,这次惨案距离上次深圳空姐被害仅仅过了5个月的时间。就像宫部阿姨说的那样,三个月之后人们就会忘记了被害人与凶手的名字,注意力又会转移到其他地方,惨案才会一次又一次发生。希望人们对于这种十分恶劣的犯罪行为多一些重视,能够更长久的关注,而不是等到生命逝去了才想起来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这个时候即使真的有做些什么得到的更多的也只是心里的安慰,毕竟人总是不可能再回来了。
整部小说百万字的篇幅,整体的氛围都是很压抑的,只有在最后豌豆被揭穿的时候,之前的那种压抑的感觉得到了完全的释放,然而这种压抑的释放却是那么短暂,宫部阿姨紧接着就借着有马义男爷爷那一句一句的痛哭:“什么结束!什么也没有结束!鞠子不会回来了,鞠子不会回来了。她已经不会回来了。”把我们拉回了之前的那种压抑。生命终究就这样流逝了,一个生命的故事可能就这样结束了。但是宫部阿姨终究没有以压抑来结束整部小说。一个年轻母亲牵着一个小姑娘来到了有马义男的豆腐店前,小姑娘那可爱的脸庞,就仿佛在宣告着属于她的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无论发生什么,无论遇到什么不幸,我们都希望小姑娘的故事可以一直讲述下去。而这时的天也恰好是阳光明媚,愿阳光可以穿过所有的阴霾照向每一个充满故事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