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二线城市的一天
我生活在一个节奏不算快的二线城市,但仍觉得一天的生活也是很忙碌。也许是自己没安排好,记录一下,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早上,5点40醒了。闹钟定的6点10分,可很少有晚起的时候,已经形成生物钟了,所以我晚上不得不早点儿睡,写完这篇日记,就意味着睡觉的时间到了。昨天晚上没有预约早饭,所以先把米饭做上。然后,上厕所,刷牙,洗脸。6点10分,在等饭好的过程中,冲了一杯豆奶,打开平板,边喝边看一会儿动画。等到6点20,饭还有10分钟才好。先打个鸡蛋,做个煎蛋。6点20,饭好了。坐下来,慢慢吃完,碗筷泡水里等晚上回来洗。6点35分,穿好衣服,准备好要带的东西,检查到屋里的一切。6点45出门,6点50左右,骑上共享单车,快7点到公交车站。坐上公交,7点45左右到站,走到单位7点52左右,打卡。打扫卫生,收拾好,坐在电脑前,开始一天的工作。
5点下班,公交车到家6点。换好衣服,出去跑步,6点50回家洗澡。7点10分左右洗好,准备做饭。简单做了炒面片,7点30分开始吃饭。7点40吃完,洗碗,收拾厨房。8点,坐下来,看一会电视剧,吃个桔子。8点20分,洗了一件衣服,几个袜子。好多天没浇的花,都浇了一遍。8点50分,休息一下,打开电脑,准备查些资料。9点,打开微信,看了一会儿,吃了个苹果。9点20左右,刷牙。9点半,坐下来写文章,记录自己的一天。
这一天,过得很紧凑,每时都有事情在做。细想,却很琐碎,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做,多是些生活上的小事,真正想要学习的东西没有去学。我最近想的是,要快工作,慢生活。上班的时间,尽量提高效率,下班的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可现实却是,上班的效率也不高,下班的时间也很散乱,没有集中时间做一些提升自己的事,有些惭愧。古语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前看过的时间管理书,把时间分成一个一个番茄,一个番茄就是45分钟左右。每一次做事,就是吃掉一个番茄。在这个时间里,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扰。应该借鉴一下,把时间分割好。看到过一句话,成功的人都是珍惜时间的人,都是会管理时间的人,在他们眼里,一小时是60分钟,而不是一个小时。但太细化也会让人很疲惫,会觉得压力很大。压缩时间,不等于就能提高效率。二八定律,在时间管理上也是适用的,准备尝试一下。找到自己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其他时间来做琐事,提高效能,而不是提高效率。
记录自己的时间,可以帮助自己分析,删除掉一些不相关的事,用更有效的方式替换到一些琐碎的事。但是细想,好多事都很难替代,只能尽量减少。少自己做饭, 少运动,其他的一些事情能尽量安排在周末的一个晚上统一进行。可自己又是不太喜欢去外面吃饭的,又想要减肥,看来这两项是很难做到。其他的事情就尽量能不做就不做吧,少娱乐,多学习吧,把娱乐的时间减少,每天晚上尽量留出两个小时,一个小时用来学习,另外一个小时用来记录与规划,反思。
时间管理,真的很重要。有得必有失,什么都想要,就什么也都得不到,看来,要尽量压缩自己的运动时间,合理安排。早上尽量不自己做饭吃。可以多睡会,提高白天的效率。上下班的时间也可以利用起来。希望自己能做好时间管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