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思考的学习不如不学习
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很匮乏,仿佛什么都没有,就一直一直通过看书,微课,参加培训去想让自己丰富起来,制造一种很忙的假象。而且还隐隐有一种优越感,嗯,至少比周围的很多人强一点,知道活到老学到老。
可是,当我停下来,我发现我似乎还是脑袋一片空空,以前学的好像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琐碎的,不连贯的一些点。
学的东西也都是精华,可为什么吸收的如此之少呢?
后来我发现,原因是我只是捡了这些美丽的精华的珍珠,却没有把他们串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珍珠可能黯然失色了,有的可能在记忆深处闪闪发光,但你只能看到微弱的小光亮。想重新拾起珍珠,发现怎么也够不到。用到他的时候去提取不出来,我自问,我当初真的学过吗??
今天听微课的时候,老师留下作业让每位老师进行排单元课的练习。我突然惊觉,这是在让我们被迫去思考啊!只是输入却不通过消化吸收,精华不会留下来,也不会转化成营养啊!
还有就是要实践,不是照抄哦,抄会很省事,看似实践的不错,但那不是你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会造成更加懒于思考的恶性循环。毕竟我们都喜欢在舒适区待着。
思考是痛苦的,但用进废退,你思考成熟了,然后付诸实践,再经过不断反思修正,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架构。
终于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与大家共勉:不要贪多,要真正理解消化掉再进行下一步。就像我最近看书,也总是一本看几页就看不下去,再去翻翻另一本,根本没有深入进去,更别提在别人方法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进行个性优化了。
下一步打算多个问题,逐个击破。不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放弃。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