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阎敬铭《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时无人替; 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倘若不消气中气,诚恐因病将命弃;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南亭笔记》曾记载,阎敬铭做军机大臣时,见内务府承办一百个皮箱,每箱报价银子六十两。大为惊讶,便上奏慈禧太后说:“外间购买皮箱,每个至多不过六两,内务府浮冒之弊,可想而知。”慈禧太后说:“既然如此,半月之内,你就试着代我买一百个。”第二天,阎敬铭拿着银子去市场上购买,不料皮箱店居然全部关门,阎敬铭好生奇怪,问皮箱店的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昨天有太监来吩咐,半月内不准开张交易,如有违反,必将货物打成粉碎。”阎敬铭无奈之下,只得让人带信到天津赶紧买了送到北京。不想半月过去,竟然事情没有办成,原来送信的亲随也被内务府用一千两银子买通,早已逃之夭夭。 慈禧为了享乐,要修圆明园,可阎敬铭觉得还是以大局为重的好,他上折力阻,说“治以节用为本”。这让慈禧太后很不高兴。而且阎敬铭在军机处因为受了小人气,把当时的军机大臣还给辞了,专管财政,谁也别想乱花一分钱。可慈禧是谁啊?找了个小茬,就将阎敬铭罢官了。后来,怕对天下臣民交代不过,又给他官复原职,可阎敬铭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恩宠和信任,还有什么好干的呢?除非事事顺从。可这实在窝心,还不如眼不见心为净,他递交辞呈,回老家养老去了。 回到老家,也不得清净,因为拒绝了一些亲友非分的要求,常受埋怨和记恨。一天夜里,无奈之下,写下了《不气歌》。 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清代朝邑县(今属大荔县)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湖北按察使,署布政使,署山东盐运使,山东巡抚等。1882年调任户部尚书,1883年充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晋协办大学士,1885年授东阁大学士。1892年卒后追赠太子少保,谥“文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