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籽话珠宝——玉器欣赏·如是我闻 之 宋代篇(四)
玉坠是人们在服饰上,垂挂的圆雕形饰物,一般体积较小、雕琢灵巧,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可谓包罗万象,人物、动物、瓜果、瑞兽都被设计琢磨成器,供人们系挂把玩。有的还以形寓意,表示美好吉祥,由唐人元稹诗句“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来看,玉坠之名唐代已有,宋代玉坠品种丰富、数量渐多,今天先生就接着和您聊历代玉器的那些事儿,让我们共同感悟器之美、玉之魂。

故宫博物院的白玉镂空竹枝盘龙坠,整体透雕一龙,穿行于竹丛之间,尽管宋代龙纹常与云海、花卉牡丹相伴,但与竹子的组合却极为罕见,至于一些瓜果形坠、蝉形坠和鱼形坠,更是自然生动。宋代玉鱼坠存世资料较多,造型多呈仰首翘尾的曲体跳跃状,一般以圆点、圆圈为眼,鱼身光素或饰斜格纹,有的还常与花草相互缠绕,呈现出一种顽皮活跃的气氛,整体造型及神态十分生动。总之,宋代鱼形坠不但真实自如、雕琢精细,而且还取其“余”的谐音,赋予了吉祥的意义,成了人们十分喜爱并大量制作使用的佩饰物,此风一直影响至明清两代。


瑞兽是历代玉器的传统造型,有幻想中的神兽,也有自然中的各种动物,宋代瑞兽主要有辟邪、马、羊等,其中的辟邪基本沿袭了汉代辟邪的模样,头上有角、双肩生翼,但动感减弱并多作伏卧形。神兽的躯体不如唐代丰满,但仍然是骨骼健壮、很有力度,四肢弯曲近方折,小腿部位刻有整齐细密的短阴线,指爪尖锐锋利,背部也常见既起伏不平又浑然一体的脊骨,表现了宋代玉器细致、写实的艺术风格。另外,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兽类,造型多作伏卧状,整体比例得当、结构准确、写实性很强,如羊、鹿、马等,均神形兼备、耐人寻味。一般来说,动物躯体轮廓线简练明了,碾磨工艺十分细致,特别是动物的胸、背部浑圆光洁,透露出一种莹润的玉质美,而头部的雕琢则更加一丝不苟,同时五官刻划真实传神,静中有动、十分喜人。

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让大家对宋代玉坠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天我们将继续分享有关宋代生活用玉的话题。先生立身于江湖,而非庙堂之上,煮酒、烹茶、论玉,咱们聊的是情怀,悟的是人间正道,玉器清赏,如是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