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书笔记
摘抄: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
2.这种自由恋爱的新方式必定会大大提高爱的对象的重要性,而不是爱情本身的作用意义。
3.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而已。
4.归根结底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5.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做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
6.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的比列的失败而告终。
7.实际上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
8.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没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事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
9.人永远不应该是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康德
10.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
11.如果你以人就是以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表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12.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
13.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14.如果男女双方确实相爱,他们的性爱就具备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我从我生命的本质出发去爱对方,并且体验对方的本质。
15.爱得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的成熟程度,以及在我们同世界和同自己的关系中能不能发展一种创造性的倾向。
16.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
感悟:忽然有一天觉得自己并不懂“爱”,或者说我的爱来源于我的原生家庭模式,没有属于自己的模式。我一直觉得终于有一天,自己会因为爱情而结婚。而这个所谓的“爱情”,总是我期待的幻想的或者说不落地的感觉,我也是一直期待的是一个正确的对象而寻寻觅觅,却忽略了爱情本身的力量。我不懂绘画,只是期待遇到一个好的对象,然后便可以完成一幅我印象中的好画,我既不学习笔法技巧,也不练习,画出好画,简直是天方夜谭,不符合实际逻辑。读罢此书,我觉得自己以往的爱太狭隘,喜欢一个人也好爱一个人也罢,不能因为爱而不得而不正视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当你不喜欢喜欢你的人,你仍然可以有分寸的适时的拒绝他,当一个人可以正视自己的感受的同时,我觉得就是爱的开始。愿我们余生学会爱,有爱的能力去爱自己爱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