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作品背景补充丨编年(1896-1899)
《毛姆传》(塞琳娜·黑斯廷)拆分摘录。
毛姆作品背景补充丨编年(总目录) 毛姆作品背景补充丨编年(1896-1899) 毛姆作品背景补充丨编年(1901-1910) 毛姆作品背景补充丨编年(1923-1929) 毛姆作品背景补充丨编年(1930-1939) 毛姆作品背景补充丨编年(1940-1962) 毛姆作品背景补充丨编年(其他人的作品)
————
1896-1899概览:
《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 《坏榜样》丨1896写 《兰贝斯的丽莎》 丨1897.9出版 《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丨1896年夏写丨1898夏出版 《东向礼拜》丨1897-1898西班牙写丨1898出 《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丨1897-1898西班牙写 丨未出版 《儿子与继承人》丨1899伦敦丨未出版 《天作之合》丨1898写 《一个体面的男人》丨1898写
《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
20 岁出头时,他写过一篇小说:《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这本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小 说从未出版过 。p8
《坏榜样》丨1896写
(1896) 毛姆把他的两个短篇小说寄给审 稿人爱德华·加内特,其中一篇是《坏榜样》,主人公是个好人,但善良导致他自私的家人 认为他精神失常。加内特看后不建议出版,他认为毛姆有一定的能力,但能力不足,觉得他 有想象力,可以写得很漂亮,但对社会的讽刺不够深刻,也没有幽默到足以吸引读者。加内 特建议他先尝试给小杂志写写稿。昂温虽然拒绝了这两篇故事,但表示如果将来毛姆交来足 本小说,他很愿意拜读。受到鼓励的毛姆激动不已,又立刻投入到写作当中 。p26
《兰贝斯的丽莎》 丨1897.9出版
《兰贝斯的丽莎》最初叫《一曲兰贝斯牧歌》,故事背景是毛姆学医时熟悉的贫民窟。过去 的几年里,毛姆的品位深受约翰·埃林厄姆·布鲁克斯的影响,他本可以模仿某些作家的风 格,比如,布鲁克斯喜欢的佩特,或者 19 世纪末的颓废主义者们,于斯曼或王尔德。但他 最终选择效仿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左拉和莫泊桑,尤其是后者,他的叙事风格非常适合毛姆选 择的并不浪漫的题材。毛姆在较晚一个版本的《兰贝斯的丽莎》的前言中写道:“我那时特 别崇拜盖·德·莫泊桑……他在讲故事方面极具天赋——他不仅叙事清晰,并且总是直接又 有效。”用这三个词来形容《兰贝斯的丽莎》也很恰当,无论用哪个标准来衡量,这都是一 部成功的虚构作品,作为处女作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写《兰贝斯的丽莎》时,毛姆解释 道:“描述我在医院门诊部和做助产士期间遇到的那些人时,我既没有添枝加叶,也没有夸 大其词……匮乏的想象力迫使我将所见所闻直截了当地记录下来。”后来他断言,“《兰贝斯 的丽莎》是让英国公众第一次有机会读到描述伦敦贫民窟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实际上, 此前乔治·吉辛和吉卜林等作家都如实地描写过城市贫民的生活。 毛姆对笔下的人物既怀有同情心,又冷静客观地对待,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不做任何道德评 判:他很明白,年轻的姑娘必须过得快活,因为未来无望,无非是辛苦地劳动,酗酒和家庭 暴力是家常便饭。毛姆清楚地意识到贫穷的残酷以及乐观而短暂的青春无畏。同时,他深刻 理解人对爱的渴望,以及性吸引势不可挡的力量。《兰贝斯的丽莎》写在三个练习本上,写 了六个月,1897 年 1 月 14 日,毛姆把手稿交给昂温并附上一张典型的具有悲观主义色彩的 纸条:“这是九天内发生在兰贝斯贫民窟的奇迹……表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特别重要, 在维尔街,一切都不重要。”三个审稿人读了这篇故事,沃恩·纳什不喜欢——粗俗、坦率 得令人恶心、缺乏浪漫,另外两个人却很喜欢,尤其是加内特,“作者对女工和小贩的生活 进行了一番聪明且颇具现实意义的研究,如果费希尔·昂温先生不出版《一曲兰贝斯牧歌》, 肯定有人愿意出版……毛姆先生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幽默感,我们很可能会再次听到他的名 字……此外,对话写得极妙。” 四月,托马斯·费希尔·昂温和圣托马斯医院的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签了一份合同。他们 商定,《兰贝斯的丽莎》将以毛姆的名字出版,并列入笔名图书馆系列,每本售价 3 先令 6 便士,初版印数为 2000 册,卖出的前 750 册没有版税,后面的 1250 册有 10%的版税。这个 条款说不上大方,但也正常:作者籍籍无名,昂温出版他的作品要冒一定的风险,按照当时 的惯例,出版公司会给他一点预付款,等制作成本收回来再付版税,付版税的日子经常一拖 再拖,这个过程本可以加速,如果昂温能把这本书卖到美国去的话,可是,他没能做到。美 国出版商查尔斯·斯克里布纳在写给纽约的报告中说:“昂温这个人实在讨厌,到伦敦的最 后一天我才甩掉他。我拒绝了那个贫民窟的故事……” 《兰贝斯的丽莎》于 1897 年 9 月出版,正赶上维多利亚女王的登基钻石纪念庆典。 p26
(1915年) 5 月 6 日,就是在那里,化名威尔斯太太的西里尔剖腹产下一个女婴,取名叫伊丽莎白·玛 丽,后来大家一直叫她丽莎,她父亲的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里的那个丽莎。 p100
《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丨1896年夏写丨1898夏出版
出版人没想到的是,毛姆说他已经完成了下一部作 品《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那是他前一年(1896)夏天在卡普里写的一部历史小说。他把手稿留给 昂温,不久后动身去了西班牙,他在那里待了小一年。他希望回来时第二本小说已经出版并 确立了他作为职业文人的声誉。可惜,他盼来的却是失望。 p28
《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是 1898 年夏天毛姆不在英国时面世的。毛姆尝试写历史小说是因 为受到了多产文人安德鲁·朗的启发,后者断定,对于年轻作家而言,历史小说是理想的形 式,因为故事和人物是现成的,不需要真实的生活经历。在这个坏主意的诱使下,毛姆着手 写作,当时,他还在圣托马斯医院读书,课余时间他去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翻阅马基雅维利 的《佛罗伦萨史》,其中一个情节吸引了他,《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的故事就是围绕这个情 节展开的——福尔利被围困时,卡特琳娜·斯福尔扎勇敢反抗将她俘虏的人。毛姆晚年非常 蔑视这本书,没有将它收进他的选集里。其实,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并没有他以为的那么糟。 昂温的审稿人加内特在审读报告中写道:“目前看来,毛姆先生是越写越好了……这是一部 异常强大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评论家们认为,整体来说,作者的努力值得称赞,个 别评论人则认为书中露骨的情爱描写冒犯了他们。 p33
《东向礼拜》丨1897-1898西班牙写丨1898出版
描述这段时间(1897-1898)的生活时,毛姆写道,塞维利亚的生活“太舒适惬意了,我无法专心于文学。”尽管如此,他还是保持了勤奋的习惯,八个月内完成了一本游记、四个短篇小说和一部足本长篇小说。他 把这些手稿装进手提箱于 1898 年秋回到了伦敦。 p32
毛姆的当务之急是把他在西班牙 写的东西卖出去,他的一个短篇小说《拘谨的塞巴斯蒂安先生》于 1898 年 10 月发表在 Cosmopolis 杂志上。这篇小说没有给他带来预想的成功,发表一个月后,这家杂志就关门了, 毛姆也没拿到钱。由于合同条款的限制,毛姆把作品交给了昂温,但他拒绝了毛姆接下来的 两本书。昂温表示对安达卢西亚游记毫无兴趣,还拒绝为毛姆的小说《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支付一百英镑,但他准备给毛姆出一个短篇小说集,听到这个决定,毛姆很开心,他希望先出短篇小说,再出那个长篇。“《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没戏了,”他给科莱斯写 信说,“口味确实有点重,但我确实也希望先出点更温和的东西,这样我就不会被人们当成 乔治·莫尔那类的作家了。” 《东向礼拜》这本短篇小说集中的六个故事是他在西班牙写的,还有两篇是早就写好后改头 换面的版本。爱德华·加内特读了《坏榜样》,不喜欢,这本书里的故事他几乎没一个喜欢 的,“都有点平,有点沉重……我们觉得,如果出版这个集子,毛姆先生的声誉可能会受挫。 不过,有一个例外,《黛西》太棒了……时髦、充满洞见、精神饱满。如果毛姆能再写五篇 同等水平的,结果会很不一样。”最终版本的《黛西》是在亨利·毛姆死后完成的,参加叔 叔的葬礼又勾起了他儿时的回忆。他怀着复仇心理描绘惠斯泰布尔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的卑 鄙和虚伪;然而,字里行间还是流露出一种失我所爱的悲伤。《东向礼拜》受到了出版界的 一致好评。 p34
《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丨1897-1898西班牙写 丨未出版
毛姆二十左右岁时大概经历过性和情感方面的动荡。在他最早的小说《兰贝斯的丽莎》《一 个圣徒发迹的奥秘》《英雄》《克拉多克夫人》和《旋转木马》中,性激情这个主题占了主导 地位,在从未出版的《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里表现得尤为明显。晚年时,毛姆将此书 赠给了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并严格要求不得引用或复制。幸亏没有出版,不然就没有后来 那本好过它无数倍的《人生的枷锁》了。毛姆后来解释说:“当时太年轻,不懂得如何正确 利用好的题材。我离我所描述的事件还不够远,无法理性地看待。”毛姆认为他的第三本小 说“只是一种无意义的好奇”。 p34
《儿子与继承人》丨1899伦敦丨未出版
1898 年末,他再次出国,先去了罗马,然后回到塞维利亚,他 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个有一双绿眼睛和快乐笑容的“小东西”。在安达卢西亚待了两个月后, 他再次动身去摩洛哥,毕竟浸淫在西班牙南部摩尔文化中的他走出这一步是很自然的事。 1899 年 4 月,毛姆回到伦敦。伦敦在享受过地中海性感诱惑的毛姆眼中显得越发单调乏味: 煤烟、雾、散发着肥料味的泥泞街道、丁零当啷的有轨电车。更令他情绪低落的是,科莱斯 没把那两本被昂温拒绝的书推销出去,毛姆在罗马写的一部独幕剧《儿子与继承人》也无人 问津(这本书从未出版或排成话剧,如今已遗失),这尤其令他沮丧,他本打算成为一名剧 作家。两年多来,他只发表了两个短篇小说,
《天作之合》丨1898写
毛姆第一部被搬上舞台的戏是写于 1898 年的独幕剧 《天作之合》,他选择了一个当时很流行的主题,讲的是一个有不光彩过去的上流社会女人。 这部戏没能在伦敦上演,毛姆把它译成了德文,1902 年 1 月,麦克斯·莱因哈特的公司将 它搬上了一个小歌舞剧场的舞台,但只演了八场 。p38
虽然工作量已经很大,他还是受邀成为一本年度选集的联合主编,他的 合作者是诗人霍斯曼的弟弟——作家兼插画家劳伦斯·霍斯曼。一群名人为这本书出了力, 比如约翰·梅斯菲尔德、G. K.切斯特顿、詹姆斯·乔伊斯、亨利·哈维洛克·艾利斯、托马 斯·哈代、E.F.本森。毛姆在第一期中收入了一篇自己的《天作之合》,那个前一年在柏林上演过的开场戏最初的英语版本。 p41
《一个体面的男人》丨1898写
同一年,也就是 1898 年,毛姆完成了第一个足本剧——《一个体面的男人》。这部戏的情节 明显带有易卜生的烙印:应付社会压力,为了个人的正直而挣扎。 p39
格伦接受了《一个体面的男人》,毛姆感到十年辛苦终于要有出头之日。戏剧表演社 是一个私人会员俱乐部,观众很少,但这里是唯一搞实验戏剧的地方,所以吸引了不少关注。 著名的学者兼记者 W.L.考特尼主动提出在由他担任主编的权威文学杂志《双周论坛》上发表 这个剧本。 1903 年 2 月 22 日,《一个体面的男人》在托希尔街的帝国剧院上演,毛姆的家人和朋友前 来捧场。演出很成功,但毛姆紧张得要命。 p39
动身去塞维利亚前毛姆退掉了文森特广场的公寓,后来他和老朋友沃尔特·佩恩搬进圣詹姆 斯公园附近的一间小寓所。不久后,他们又搬到了维多利亚火车站后面的卡莱尔大厦。他们 请了一个女佣帮他们做饭、收拾屋子。毛姆在《一个体面的男人》中对典型单身汉的家进行 了一番描述,大概说的就是他和沃尔特的家。“书桌上乱糟糟地堆满了文稿和书籍……壁炉 两侧各有一把扶手椅;壁炉架上摆放着各种烟具……书架里塞满了书;墙上挂着一两只代夫 特盘子,仿罗塞蒂风格的版画,以及安吉利科和波提切利的画。家具简单、不贵……一个阅 读大量书籍且乐于把玩美好物件的人的住所。”和这部戏的主人公巴兹尔·肯特一样,毛姆 “喜欢烟味,书随便乱放,缺乏责任感”。 p34
婚姻可 以进一步让天平向他期望的方向倾斜,至少可以允许他作为异性恋者进入上流社会。正如约 翰·哈利维尔在《一个体面的男人》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只有非常坚强、非常自信,才 能违背通常的观点,如果你不具备这些特点,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就像凡夫俗子那样随大 流吧,走老路至少是安全的。不刺激、不勇敢,相当无聊,但安全极了。” p66
1904 年 2 月起,这部戏(《一个体面的男人》)连演了一个月…… p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