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防溺水“七不准”,享受平安暑期生活
暑假的过程中,青少年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溺水是青少年意外事故的“头号杀手”,暑期天气炎热,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各位家长一定要常提醒,常教育,常关注,防止孩子因溺水而发生意外。为防止和减轻溺水危害,小编给大家做一些防溺水知识的普及,使青少年与家长掌握一定的防溺水及自救知识,把溺水意外的发生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牢记防溺水“七不准”
(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二)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下水游泳;
(三)不准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下水游泳;
(四)不准到无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五)不准到不熟悉水情的水域游泳;
(六)不准到河边嬉戏玩耍;
(到河滩边洗涮或做家务必须有大人的陪护)
(七)不准盲目、擅自下水施救。
二、溺水自救技巧
(一)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二)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三)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四)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见义“智”为,不盲目搭救落水者
(一)青少年发现落水者时,第一时间应大声呼救,寻求周边大人的帮助,并拨打110报警,切勿盲目下水施救;
(二)可将竹竿递给落水者,前提要确保自身安全,递竹竿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拖入水中;
(三)如果现场能找到泡沫块、救生圈、木块等漂浮物,可以抛给溺水者,避免溺水者沉入水中;
(四)若现场无竹竿、漂浮物等,可脱下衣服连接在一起当绳子,抛给溺水者,切记要趴在地上,确保自身安全。
注意:救人方法要恰当,见同伴落水后,不要盲目下水施救,而应呼救。请成年人来施救,同时拨打报警电话。
在此基础上,各段水域河长也需要切实重视防溺水标识的更新与高危河段护栏的维护,农林水利局也定期与宣传教育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防溺水教育活动。同时,也向群众发出呼吁,当看到有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私自在池塘、河边、水库等地方游泳、戏水、玩耍,请一定要及时制止!全民行动,从您我做起、从参与做起、从身边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