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作者:奥野宣之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读完时间:2018年8月26日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种读书的方法,告诉我们书不能白白读过,所谓只要是读过的书自然都会留在脑海里,只不过是不善总结的人给出的自我安慰而已。如果按照老的方法,一本书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内容留在记忆中,那么为什么不通过笔记,让这个值扩大到百分之10,甚至百分之20呢。
“做好万全的接受准备,你的天线自然会越来越敏感。只要为思想造出了容器,就不必担心没有东西可以放进去。”P61虽然我不知道别人的情况,但就我自己来说,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来,尤其在读书看电影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有一个小点延伸开来想到无边无际的地方去。虽然没法把这些灵感都留下来,但也不能破罐破摔。“瞬间的思考就像水里的气泡,只会出现一瞬间。”P61能记住多少是多少吧。
“跟倾向于迎合用户意向的网络不同,报纸的优点在于你总能在上面发现意想不到的信息。”P62虽然只是配图下面的小小说明,但不禁引发人的思考,是啊,我们常常浏览的东西,无论是微博、淘宝、豆瓣、知乎、几乎都是根据我们的定制在呈现相应的内容,渐渐的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窄,所以,尽可能的去接触相对客观的媒体,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
“准备三枚书签(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P86一个巧妙的小方法,可以让读书变的灵活起来,对于读不下去过了很久又想重读的书来说太棒了。
“重点是,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语句。至于其他的内容,不管是客观来讲很重要的段落,还是作者想强调的部分,只要没有共鸣,都不用摘抄,毕竟那种内容只要看看前言和目录就懂了,其他人会在博客或者亚马逊书评里替你总结好的。带着主观的心情去读书,是学者和编者都没有的、只属于普通读者的特权,应该放心享受才是。”P97这段话真的很棒,毕竟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没有什么是必须掌握的重点,用自己的角度发现只属于自己的乐趣才是这种体验最宝贵的部分。
“也就是说,人并非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P124 可以说是全书的金句了,这个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发,也是今天写这篇读书笔记的主要原因,我们从小学习、工作都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觉得是为了成为专家,成为成功人士,却很少反过来想,我们是通过挖掘自己的爱好,用尽各种方式发展它,由此才成为一个被羡慕被称为很厉害的人。
“遇到现实中的问题时,多想想,那本书里是怎么说的,那位作者是怎么说的,像这样退几步考虑大局,就可以避免目光短浅的下结论。”P132就像学书法,我们学习各个流派各个书法家的笔法,从中受益,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如果你在烦恼要不要跳槽,那么不一定只有找朋友讨论这一个选择。想参考别人的做法、从书中获得建议,可以先定好‘跳槽’、‘职业规划’、‘工作方法’这几个主题,选择三本中意的书来阅读。熟读之后边做读书笔记边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方法和找熟人商量相比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人做出明智的选择”P142遇到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其实朋友能给我们的只是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朋友说到底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与其麻烦他们,不如看看更有智慧和经验的人是怎么做的,然后靠自己做出抉择,我们只要把自己的选择告诉朋友们获得他们的支持就足够了不是吗?
“杂志读完的部分撕掉,或者只撕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带上”P189这个方法真是脑洞太大了,简直把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用大票夹夹着书这样就不用担心腾不出手来按着书导致合起来找半天,提高效率”P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