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丸子和我
在我还没见过樱桃长什么样子的时候,我就认识小丸子了。
我曾经在中学的文章里提到过看小丸子的全景镜头:傍晚六点钟,成功拜托妈妈在楼上房间吃饭。恍如白昼的明亮日光灯,整流器散发着低频的声音,那台曾经贵重且笨重的松下电视机里播放着我可遇不可求的小丸子。印象中我可能没有完整的看过超过十集,因为在那个年龄,孩子的自由是由家长把控的,很少有成功冲破秩序的时候。
我为什么对小丸子的印象如此深刻呢?可能童年的记忆都是那么深刻吧,骨感而清晰。半月前,画出小丸子的樱桃子女士去世了,我很难过。好多公众号写了樱桃子的生平,介绍了她故事里的人物原型,分享了小丸子故事里时不时冒出来的生活歪理。看了好几篇,我总觉得他们像是从来没有看过小丸子。没有人写出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小丸子。
中国传统式的家长肯定是不喜欢小丸子的。我甚至听过从前一位老师痛斥哆啦A梦是文化侵略。小丸子普通、懒散、爱幻想、不干实事,集体主义和大国情怀眼中断然是容不下这种未来对国家社会没有巨大贡献的小女子的。我是超级超级爱小丸子这个角色的,小时候或许觉得自己有些像她,也有可能没有想到过,但是我觉得小丸子的生活是快乐的,我纯粹地被那份快乐吸引了,所以我撒娇、装病、吃不下饭想要看这每天傍晚只播放一集的小丸子,要是只看看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片尾曲就会失落到想哭。小丸子的剧情大多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一些糗事或者小丸子懒得做或者做不到的事,作为绝对女主,她也没有女主光环照亮她的人生。有些事情她做不到也做不好,有些事情她能做也不一定做得很好,也有些事她做得很好,但大人说这没啥用。小时候我也会跟小丸子一起叹气,结尾的时候也会发现原来想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是小丸子的乐观。虽然那时候我还没够到过“乐观”这样的词。成年以后再看小丸子,总是带着一种伤感的情绪,有些想哭。我多么喜欢小丸子的胡思乱想、天马行空,胆小怕事的小心思,对人对事单纯的热情和善良,小小的懒散和自在,愿意依靠的小柔弱,多么细腻的可爱啊。拥有这种细腻的可爱没法获得奖章奖牌来证明自己的特别,因为我们的可爱太平凡了,没法拉动社会的任何一条动脉。这份可爱是用来照亮黑暗的。(平凡细腻的可爱,也是光,能照亮黑暗。)
大家对小丸子能有这样单纯的喜爱是出于本能,但我们却出于自省,异常排斥或者忽视自己的这些可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其实挣扎是可爱的,成功的时候是可爱的,失败时可爱的,放弃的时候也是可爱的,接受的时候也是可爱的。其实当自己接受自己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感谢樱桃子女士让我知道了我也像小丸子那样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