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匠精神常见于日本
日本,一个将专注融入生命的国度,大概去过的人无不为它的细致、认真、纪律而佩服吧!日本制造几乎就是品质保障的代名词,日本是全盘西化的过程中将传统保留成为艺术的国家,而关于二郎寿司、小野羊羹等口碑美食的传播,也让人发觉这个国家的精致是渗透到方方面面的。记得当年看《入殓师》的时候,那种专注、尊重、行云流水的动作和仪式……大概每一个工作着的日本人都是工匠吧?
但是,为什么是日本?
最近一则分析认为可能跟日本的禅宗(Zen)文化有关。禅宗的 坐禅、冥想、参悟等与心理学结合发展而形成“正念”,所谓正念,即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对应在日本文化中,日本人赏樱、花道、茶道,还有近期流行起来的观赏苔藓,甚至于学校和公司开始一天的学习工作,亦或者开饭前的仪式吃饭时的规矩,都是关注当下的正念实践。
因此日本人特别不容易有浮躁之气,这就是成就工匠精神的基本前提:耐得住,善于进行细微的观察,保持对细小变化的觉知。
而同样是赏樱,中国人跟日本人的欣赏方式在很大不同:我们更喜欢拍照留念,追求“拥有”那片刻的美景;而日本人,他们是在观察樱花转瞬即逝的美丽。
随着现代科技的渗透,我们越来越难以专注在一件事上,因此紧张焦虑成为普遍现象。而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专注当下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和紧张,所以科学家们建议每天进行冥想等正念训练,据说以乔布斯为代表的硅谷大佬们就流行冥想。当然,假如一开始很难,学者们也建议可以从检查出门物品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