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堂文昌:哪有老子向儿子认错的?敢于认错的家长是可爱的!
之所以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真的有一部分家长会认为给孩子道歉会导致丢面子、尊严扫地。 小萱(化名),今年15岁,上初三,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写过之后都会放在抽屉里锁着。有一段时间,小萱妈妈发现小萱有些不对劲,喜欢打扮了,而且去学校都比往常早了许多,放学回家也晚了一些。问小萱原因,小萱只是说作业多。但是火眼金睛的妈妈,看穿了小萱闪躲的眼神,感觉到小萱在说谎。 为了证明小萱在说谎,妈妈努力的寻找她说谎的证据。最后找到了小萱锁日记的抽屉钥匙,看到了小萱写的日记,很是生气。小萱回来之后,妈妈把证据摆在她面前,等待她给自己道歉,并一再责问“你怎么可以骗妈妈呢?”“如果妈妈不发现你准备骗到什么时候?”......,承受不了妈妈珠链炮轰、更是愤怒于妈妈偷看了自己日记的小萱实在忍无可忍,哭着怒怼妈妈“你凭什么看我的日记”,之前乖巧懂事的小萱,这次彻底爆发了。 这位妈妈向我求助,我当时劝妈妈给孩子道歉,不管怎样不应该看孩子日记,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当时小萱妈妈极力反对的说“是她先骗我,她早恋了,如果我给她道歉了,我以后还怎么管她?”

妈妈听不进劝,母子关系冷战了一个多月,最终妈妈给小萱道歉了,获得了小萱的谅解。 这个案例中小萱妈妈犯的错误是明显的,其实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隐性的错误,很多家长没有察觉。比如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武断的责怪孩子肯定没有好好学,造成孩子内心委屈;孩子放学回来带着哭腔给妈妈说,老师冤枉自己了,妈妈理正言辞的辩驳:“那么多学生怎么就冤枉你了?”;孩子说作业的时候总是头疼烦躁,妈妈说“不想写,还有那么多借口”………这些情况生活中经常出现,相同之处都是以自己所想来揣测孩子,这是对孩子不尊重,没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真正的关心。 那么给孩子道歉,真的会有失尊严吗? 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时候孩子对父母的道歉是很宽容的,他们在接受父母道歉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同样也会投桃报李,还以尊重和谅解。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父母亦是凡人,无需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的角色,不然真的很容易给孩子塑造一个蛮不讲理的家长形象,还会损害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不愿意承认错误的家长在用行动告诉孩子:是非对错没有自己的面子重要。信奉这种原则的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没有担当,不负责任,还会给人一种霸道、不好相处的感觉。所以能道歉的话,则及时。

那么,怎么给孩子认错呢? 可以先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自己是被伤害的小孩,希望父母如何对待自己,那就如何对待孩子。 第一步:先正视孩子的受伤情绪 很多家长认为不值一提的小事,在孩子眼里都很大。家长的做出的承诺没有兑现,随手把孩子的玩具送给了别人……当孩子对这些事情有了敌意,表现的不高兴,家长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承认错误,主动道歉 如果家长的行为真的伤害到了孩子的心,就要承认自己的过失。不要转移话题。 如果有误会,本意不是如此,也要尽可能的表达清楚:“爸爸妈妈不是有意这样的…….”,这样以来孩子就会了解到父母不是不爱自己,而是表达方式出了问题。

第三步: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 道歉不能成为一纸空谈,一定要有切实行动。比如告诉孩子这种错误不会再犯;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或者买一份礼物等,用心和行动表达歉意,才能最大化的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一个勇于承认错误、表达歉意的父母,远比一个固执、专横的父母要可爱的多。 让自己成为“可爱”的父母而非“可怕”的父母,就从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开始吧。 注:本文由盛文堂老师撰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