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宫的人可不都是为了练成葵花宝典哦!
话说在今人的认识中,自宫界最为有名的当数为练神功而自宫的东方不败了吧。可东方不败终究是小说家言。在更为久远的历史之中,也四处流传着关于自宫的传说呢。只是他们太过遥远,今人可能不太得知了。
话说一代高僧玄奘法师,也就是我们都知道的唐僧,也曾听说过一桩有关自宫的传说。更为奇妙的是,那位传说中自宫的男子竟然颇受敬仰,当时的人还要使他的美名流传久远呢。那么,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01
玄奘法师在越过茫茫大漠,经了哈密、高昌等地后,到达了另一佛教中心——龟兹。在龟兹西边,也就是今库车县西部库木土拉河对岸,他见得一个独特的寺院。这一寺院之中,庭院敞阔,佛像精美。而修行的僧人们,也各自精勤不怠。并有硕德长者、青年才俊等,从远方涌入寺中。至于国中的国王、大臣诸般上层人士,也喜供养此寺院。

此寺能够如此声名远播,其实就和玄奘法师听到的传说有关。据说之前国中有一个国王,他崇敬佛法僧 三宝,于是准备到远方去观瞻巡礼,并且寻访佛祖遗迹。在出发之前,国王命令自己的弟弟留下监国。王弟接受此命后,偷偷自宫,以避免将来发生难以预料之事。他将自己的阳物装到一盒子中,并将此盒呈予国王。国王很好奇,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呢?”王弟回答说:“等您銮驾回国之时,才可以打开哦!”于是国王将此盒子交予身边之人,让他随军保管。

时间飞逝,国王结束了自己追寻佛迹的旅程,他回得国中。这时有奸邪小人偷偷对国王说:“您令王弟监国,没想到他竟淫乱后宫。”国王听后大怒,准备严惩王弟。这时王弟说:“对于此事,我并不想辩论。不过您还记得我交给您的盒子吗?现在可以打开了。”王国命人开盒,只见一干瘪之物置于盒中。王开起初并未识出,问:“此为何物?又能证明何事?”王弟泣涕而道:“您出行前,我就深惧会有祸事临身。于是暗自割下自己的阳物,装在此盒中。没想到今天果然应验了,还望兄长明察此事。”国王听后,大惊失色,并被兄弟的真情所感。此后国王兄弟二人感情日笃,王弟还得以时时出于后庭,并无忌讳。
不过,如王弟这般,自去阳物,自证清白之事可不止一桩哦。
在西亚的历史,也有那么一桩。不过稍微有一些不同的是:远行者变成了王后。话说在安条克一世时,王后拟到幼发拉底河为女神朱诺兴建神庙。而青年建筑家科巴博斯则被选中,陪同王后前往。对于科巴博斯来说,这听起来是一桩美事,毕竟王后有美艳之名。不过,危机也正隐藏其中。不知王后出于何种考虑选中了科巴博斯,不过科巴博斯要想在未来免除嫌疑,可得好生规划一番才有可能。在成行前,科巴博斯毅然自宫,并将自己的阳物留在国中,然后再踏上远行的路途。和龟兹的王弟一般,科巴博斯最终也是靠此才得以自证清白。

同样的事件,也在另外的一些材料中被记载,不过时间更为前移,到了亚述时期。不管是亚述时期,还是安条克一世时,从时间上说起来,科巴博斯可能都是王弟的先行者哦。不知龟兹的王弟是否听过他的故事而得到启发呢。
02
龟兹王弟和科巴博斯的自宫,是为了自证清白。不过,更有一些狂热之人,自宫竟是为了能以更纯净的自身奉献给女神。
这一行为的开端,被后人加到了阿蒂斯的头上。话说阿蒂斯本是年轻的牧羊人,而亚洲大地上所信仰的诸神之母、丰产女神库柏勒爱上了他。而阿蒂斯最后在松树之下,去势流血而忘。

阿蒂斯的自宫看起来和奉献并无关系。不过联想到《金枝》所述,这一想法或许会有些许变化。“我们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我们可以推测出诸神之母随身把对她年轻的爱人或儿子的敬奉也带到她西方的新居来了。罗马在结束共和国之前,一定已经熟悉阿蒂斯的净身祭司伽里。看来,这些去势的人们,穿着他们东方的服装,胸前挂着小像,是罗马街上常常能见到的。”
另外,在祭拜叙利亚女神迦洛斯之时,疯狂起舞的人们最后也按照一定顺序选出“幸运”之人。然后他在狂热之中,手起刀落,割下自己的男根,并持此物,穿越全城。随后随意地将自己身体的这一部分抛入城中人家。看到院中落下阳物,那户人家更是欣喜异常,赶紧将准备好的女性服饰拿出,供自宫之人穿上。由此,他变成了她,可以作为祭司常伴女神了。
看来,古人在自宫一事,可不都如东方不败一般,是为了练成神功哦。
03
话题重新回到龟兹,玄奘法师所见奇特之事,虽能见出王弟的清行与勇猛精进,但尚未说及此寺与其有何关系哦。原来故事尚未结束。一日,王弟外出,见一人赶着五百头牛,欲前往骟割。王弟见此情形,心内感伤。又念起自身身形已缺,难道竟是前世有种种恶业?于是他拿出财货,赎买这群将残缺身形的牛群。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触类生情的举动,竟因了慈善之力,让自己的阳物渐渐长出。
而男根重新长出的王弟,也就不再踏足王宫内庭了。国王颇为好奇,传唤王弟前来,询以因由。王弟因将事情表白。而国王也惊于此事,特别为王弟建了寺院,以旌美王弟的善行。这也是玄奘法师当时听说的传说始末了。
男根重新长出,实属奇闻。不过对于佛教来说,这可能只是他们用来宣扬善恶报应的例子而已。同样赎买牛群而重生男根之事,据佛教典籍记载,在乾陀卫国一内侍身上也曾发生。更为奇妙的是,那内侍也因此不再入王宫后院了。也许,龟兹王弟的故事,也是来自于此吧。


李子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4年阅读随记摘录 (2人喜欢)
- 资料检索与碑刻释读丨杭州吴山张英草书诗刻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