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字的时候
以前写不出字来,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的经历还有有限,自己的最好的状态还没有出来等等原因,不是没有焦虑,而是自己给自己找了很多借口。
余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美国我经常和哈金在一起。通过跟哈金和别的美国作家的接触,我看到美国作家的一个优点,那就是他们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分秒必争的意识。中国作家太沉溺在开放、安逸的生活中了。美国作家总是分秒必争,总是感觉时间不多了;中国作家总是想,怕什么,我可以写到 70 岁。其实等你到了 70 岁,你就会发现你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在美国,像我这样年龄的作家,会很少外出,会是一个专心致志写自己东西的人,而在中国像我这样年龄的作家经常在天上飞。他们在一本书没写完之前尽量不出门,出门也只是开着车去一个大的地方买一些吃的、用的,然后回来继续写作。只要能够用写作养活自己,或者在大学里谋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他轻易是不动的,因为他知道一个作家的好年华不会太多,要抓紧时间好好写作。在中国可能有两三个作家在这样写作,但是在美国可能有两三百个作家在这样写作,可能这两三百个作家里边最终能写出伟大小说的只有两三个,问题是这个基数在那儿摆着,就很有可能有人真正写出伟大的作品。
我没有那么大的使命感,也没有什么必须写出什么好的作品,但是我写下几个文字,会觉得好心安,觉得今天没有白过。
以前写小说的时候,想到一个好的情景,能自己把自己逗乐好长时间,而现在写什么东西会想好多,会慢慢吓着自己,慢慢的失去了写字的初心和写字的快乐。
反思一下,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变得功利了。
写不出字的时候,看看书,听听歌,总有一天会有一个让你激动的睡不着觉的想法让你拿起笔,开始美好的时光。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