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和同事不亲密,到底怎么办呢?
先讲个故事,逗君一笑。
01.二羊小时候是个很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不严重,大概就是很多人曾经遇到过的那种——亲戚家里总是叫完“大姨大舅”就端端正正坐在一旁安安静静的书呆子。 不爱主动说话,总是长辈们问一句就答一句。答不上来的时候,就只是腼腆地笑。 在他妈口中,他就是那个,“一出门就像个哑巴”的内向的孩子。 这样的他,注定在很多时候,会因为不爱说话而吃亏。
02.二羊上小学那会儿,还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公交车和地铁,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 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出远门,就是舅舅姨爹大伯几个男人,骑着他们的摩托车,载着小孩老人和女人。 所以二羊常常不是和父母一起,而是和其他长辈一起,坐在其他长辈的摩托车后座。 有时候路面不稳,车子行驶一段路程后,二羊的身体就偏移到一方,不至于摔下车去,但是人总是战战兢兢地不敢乱动。 其实只是身体稍微扭动回到正位就解决的事情。 二羊却因为太内向,不好意思说坐得不舒服,需要调整一下坐姿。于是,每次都这样别扭地坐一路。 03.这就是内向者典型的一个特征——不爱说话。
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如果遇到一个不能理解他的家庭。 那么,从小伴随他的便是父母对其他人的解释——我家孩子不爱说话,您多担待点。 父母私下里也总是苛责:你怎么不说话,你倒是说句话啊。 “你怎么不说话啊?”

这大概是内向者最怕听到又最常听到的、经常在内心反复责问自己的一句话。 但是,内向者很难和其他人解释:我们真的只是单纯地没那么需要和别人说话而已啊…… 因为内向的人会把更多的精力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沉浸在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情绪中,而外向的人会把更多的精力指向外部世界,愿意在人多、事多、活动多的环境中工作。 这一特质就决定了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喜爱社交,更容易掌握社交的主动权。 这使得内向者会本能地回避社交,在社交中无法自处。 但这并不代表内向者就是社交恐惧症或者不合群。 只是因为内向的人通过安静和独处恢复精力,而外向的人通过与外界的联系恢复精力。 而真正意义上的内向和外向的界定其实是一个人对于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为什么有些人宁愿一个人在阳台上读一下午的书,也不愿意参加一场10人的小聚会? 人格心理学家戴维•温特说:
对于内向者来说,其他人都会是强烈的刺激源,他们可能会引起内向者情绪上的恐惧、威胁、兴奋和爱意。
内向的人对外部刺激敏感,不喜欢太多刺激,喜欢对自己体验到的事情做深入的了解,而外向的人喜欢更强烈而丰富的刺激。 04.在苏珊•凯恩的《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一书中提到:

在强调竞争、高调与张扬的现代社会,外向者往往被赋予更有能力的假相。
内向,同它的“亲戚”们——敏感、严肃以及腼腆,在当今社会都被看成是一种次等的个人性格,一种介乎失望和病态之间的状态。
内向=没出息,内向=保守、不合群,内向=没有进取心,内向=无趣、闷,…… 这个世界貌似对内向者充满了偏见,尤其是男性。 但是很多时候,这是由于内向者身上的敏感特质,让内向者总以为世界对他们充满恶意。
一位内向的朋友曾经希望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参加了一项研究性格的课程。 课上老师把每个同学按照性格分组,分为外向组和内向组,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最希望让对方理解自己的一件事。 内向组的同学纷纷表达:我们不是闷葫芦、我们不是没有朋友的…… 而外向组的同学的答案,让那位内向的朋友非常意外:
我们不是鲁莽没有思想,我们只是习惯用说话代替思考; 我们看似主导谈话,只是不想显得无礼,而不是攻击性强; 我们找人闲聊时,是为了让场面热闹一点……
正如世界误读了内向者,外向者也被世界误读得一样多。 外向和内向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让标签禁锢了你的成长和想法。 05.
很多内向者有一个误区,以为现在自己生活得不够开心,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导致的。 在职场上不够顺利的时候,也认为是自己不擅于打理人际关系,不会发展人脉的原因。
于是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外向者,认为只有性格上有所改变才会取得成绩。 “三成能力,七成人脉”,这句话没错。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本末倒置,在还没有能力的时候,急于求成去追求人脉。 而这对于内向者来说,会是一个灾难。 社交是一种价值交换,外向者侃侃而谈、谈笑风生,很快就吸引众人的目光,他为大家带来欢声笑语;而内向的喵星人无法在社交中如鱼得水,也同时丧失了这部分时间去自我成长。 其实,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放眼望去,很多领域,杰出卓越的人才都是内向者。 乔布斯、比尔盖茨、JK罗琳、赫本、金庸、王小波、冯唐、韩寒、罗永浩、周星驰、产品之神张小龙等等都是典型的内向主义者。 擅长单口相声的罗永浩讲过一段话:
你们别看我站在台上能扯淡那么久,其实我是个很内向的人。 参加超过5个人的饭局我就会全身不舒服,每次饭局以后回家都要一个人狠狠读一天书才能缓过来。 我现在站在这里演讲,其实恰恰是因为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强项,我擅长于演说,并且喜欢它,我也没想过这个技能能赚什么钱,得到什么名利,我只是喜欢,就认真去练习。 记得没去新东方当老师之前,有很多人说我:老罗,你平时一天都不说几句话,你还能上讲台当老师?你别逗了吧! 但我不管,我内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被别人所左右,谁说内向的人不能当老师?
不善交流的人一定善于倾听,不善言语表达的人可能更注重实施行动,可能你语言表达不行但是有别的表达方式。 一个人,越是做自己,就做得越好。 愿从今以后,你不再把内向当作一种缺点。 只有你做好自己,认同自己,才会受到别人更多的认同。
文章首发于【渔书浙江】公众号,书友们我们一起共享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