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羡慕出国了”,180天,奶爸在广州DIY出一个属于自家的农场
艾米爸爸是一个在广州职场打拼了15年成了企业高管,有了稳定的事业和2个可爱孩子的家庭。去年6月,却有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并付诸了行动,令所有朋友跌破眼镜,全部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动。去到农村租块地,建个小院,约上三五知已闻着稻花香、在蛙鸣声中入睡,享受着回归田园的慢生活。
他和朋友们选择在从化风云岭森林公里打造属于自已家庭的农场。

一共有300亩水稻田,三面环山,流溪河支流黎塘河从水稻田间穿流而过。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群奶爸奶妈是如何实现农场主转型的第一步。
一改造篇
万事开头多磨,要想建成农场,可没那么容易,开荒过程的难度可比想像大多了。
打造艾米小院
农场必须有一个供大家休息、娱乐的小庭院,原有地基上只剩几间破旧的小屋,必须进行大刀阔斧地翻修。




面对这几间荒废了多年的建筑,来过的设计师都摇头,多亏奶妈好友苗苗姐姐伸出了援助之手,协助大家一起做出了改造的方案,让阳光、浪漫、鲜花都住进这里。


先将建筑修复成一个围合的空间

刷好外墙涂料后,院子的形状完全显示出来

种上树、做了雨棚,栏杆刷成了法式浪漫的天蓝色,好像有了点感觉了。
改造完成后的艾米小院会是什么样子呢?
完工后,艾米小院有三层空间:
一层是孩子的乐园,有花海、菜地和小鱼塘;
二层是妈妈的花园,妈妈们可以安逸地坐着喝咖啡,看着孩子在乐园中忘乎所以地玩耍;
三层是爸爸的空间,爸爸们可以在这里喝喝茶,谈谈属于男人的私事,而且只能在这里抽烟,其他地方不允许。


庭院概貌

孩子的乐园

精致的小庭院

妈妈的花园



爸爸的空间


小院夜景
疏通进排水沟
改造小院的同时,水稻田和菜地也在同时建设。为了确保粮食的种植,完备的水利设施必不可少,可是原有的进水、排水沟全被杂草和土壤填满。

正在疏通进水沟,村里的阿姨、大哥们全来帮忙

原来的排水沟,被杂草埋没的不见踪迹

进水沟全靠人工被清理出来,约1800米

成形的排水沟,已投入正常使用
改造菜地
原有的土地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根本无法成为菜地,经过深思熟虑,大家决定在地中间挖个池塘以降低水位。

原来的地下水位特别高,根本不能种菜


用挖掘机挖出的小池塘,水非常清澈

整理好的菜地,施的全是有机肥料

种子已经吐露新芽

一月春风过,就可以惬意地在阳台上看碧绿的菜畦了。
二按有机标准种植生态粮
光靠奶爸奶妈们的打拼也是不够的,还需要专门的技术支持,艾米的诚意打动了黄庆教授加入成为技术指导(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作物种植栽培室主任黄庆研究员)。在黄教授的指导下结合农民的智慧,通过打造生态链来实现不使用农药、不使用化肥。

黄庆教授扎根水稻三十多年

引入太阳能灭虫灯,去除大量的飞虫

在地里插上小黄板,粘住跳跃的害虫

将2000多只鸭子放在田间,24小时在田里吃虫和吃草,鸭粪也成为天然有机肥。

人工拔草这种最传统的方法,是艾米农场主要的除草方式。

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可将卵产在害虫的卵中,从而使害虫的卵不能孵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栖居了大量的青蛙和和其他生物,它们成为去除害虫、老鼠的好帮手。
三 最美的是绽放的笑脸和鲜花
自家庭农场建好后,我住进了农场,虽离开城市,但没想到却见到了更多的朋友,很多朋友都带小朋友来农场看我,这些亲近土地的孩子们,他们的笑脸是艾米最美的风景。



不仅仅是可爱的孩子们,大人也在这里找到童真。



在这里,每个好朋友都是农场的主人,吃自家农场产的粮食,在自家农场度假,为家人和孩子打造一个属于自已的乐园。小小的艾米小院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已和家庭的空间。
花开得最灿烂,孩子成为最美的风景,所有人的来到艾米农场都变回了孩子,所有的家庭都能吃到最健康的粮食。




选择自建家庭农场,自行种植安全、生态的粮食,对于一个职场高管转型农业来说是一个高风险、回报率极低的选择。但是我们坚信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的健康,每个人一生需要至少5万顿的安全生态主粮,可能做了很多事情依然吃力不讨好,但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让农民回归农田,更用心的去种植,杜绝农药、化肥,让大自然和健康回到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