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别卢凯彤 | 迟一点,天上见
8月5日,听说卢凯彤坠楼身亡的消息,很不能接受。后悔还没有好好写过at17,这个小妹妹就永远地离开了。
今天,是她出殡的日子。不想在此事无巨细地回味她三十二年的生命,只想说我曾经看到这个女孩是如何闪闪发光,以致如今,甚是难忘。
第一次见Ellen的现场,是Eason2010年DUO演唱会。相信很多人都记着那首翻唱版的《喜帖街》,那个穿着围裙褂子、在聚光灯下弹吉他的女同学。她歪着脑袋,撅着嘴巴,眼神里有一点执拗,有一点沉迷。

她是Eason的御用,是黄贯中所说的“香港第一女吉他手”。真想不到《喜帖街》会成为她生命的注脚:“筑得起 人应该接受 都有日倒下/其实没有一种安稳快乐 永远也不差”。
十五岁的Ellen遇到十九岁的Eman,便有了“at17”。这两个女孩太独特。她们没有很大的舞台,一直在走小众路线;她们简简单单,T恤牛仔裤就上台,一个短发一个寸头,没有一点“明星”的架子。
她们一个拿着麦克风一个抱着吉他,一个声线清亮一个带着苦涩;一个开朗一个有点内敛,恰是停留在17岁胶原蛋白满满的少年,又美丽又可爱:
I don’t care what the people say. I just wanna go my way. (at17-《冲冲冲》)

她们的现场称不上完美,有时都可以说是“群魔乱舞”。当中却有一种青春躁动的吸引力——那种无所畏惧的天真,那种烟尘之上的澄澈,让人上瘾。她们无疑是实力派的创作歌手,有句话叫做,“只要给她们一个舞台,两支麦克风,你会明白为何有些乐迷会跟她们一辈子”。
也是2010年,两个女孩决定暂时分开。她们连开五场《Just the two of us…until we meet again》演唱会。她们已经做了十年朋友,两个人又抱又哭。
这场演唱会at17唱了很多别人的歌。她们用Hocc的《花见》开场,这首歌现在在内地几乎绝版。“就算是一生一次花见,总算给我一个等的理由。”Ellen走后,有人在底下评论,“等的理由不再有了。”
她们唱王菲的《开到荼蘼》,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都失去。
她们唱麦浚龙的《弱水三千》,那是快感还是痛,深海里永远看不通。
最后一首是薛凯琪的《给十年后的我》,可惜没熬到十年这个约定,世上已无卢凯彤。
聚散有时,at17在我心里从来没有分开过。而Ellen的下一个人生阶段又有了一位很引人注目的女性,那就是她的同性伴侣,台湾摄影师小余。
这个时候,Ellen开始写一些充满爱的国语歌。“等等”是小余的口头禅,于是她写下同名歌《等等》,“发现你给我的叫体贴,我要忙着体验。”“等等 等等等 等等等 记住一切”。
而她们的感情也不是一帆风顺。从合到分,Ellen在情绪最低迷的时期患上了也是最后夺走她生命的精神疾病。再相遇时,发现原来还是最适合彼此。2016年,两人在加拿大结婚。

2017年,Ellen凭借《还不够远》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编曲人奖”。她讲出了那段让人看一遍就泪目一遍的感谢词:
还有一个人,我今天一定要感谢。没有她,我不会在七年前写第一首国语歌,没有她,我根本不会想要来台湾发展。我要感谢我太太。我跟我太太去年在国外结婚,谢谢她,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完整。我知道这个世界不完美,我的音乐不完美,我的人不完美,但,有了你,谁还需要完美。谢谢!
爱一个人,不需要苛求完美,只是爱,让彼此更加完整。让我感动的,不只是她脸上的喜悦和她的郑重,还有台下的掌声、欢呼和尖叫。用心的爱都是值得祝福的,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多希望她能相信,只要活下去,总会有好事发生。

《还不够远》所在的专辑就叫《你的完美有点难懂并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这真的是一张思想和音乐水准都极高的专辑。十首歌,每一首歌都在讲一件重要的事。
这首题目特别长的专辑同名曲,是Ellen写给生病时的自己的。一切好的坏的,都会过去,所以要狠狠把它记住。也许将来回头看时,还会有点想念。
我觉得完美不是无瑕疵的一场戏,每一道痕迹背后都有一段经历。原来我只是有疮疤的天使,原来我没有停留在原地。
想到她生病时满身的刺青,原来她只是有疮疤的天使。痛不痛啊。痛吧。现在看到这句“我很好,已经熬了过来”,叫人分外心酸:你没有啊,傻姑娘。
Ellen离开,对所有关心她的人——朋友也好,歌迷也好——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
Eman说,我永远不会OK,因为这件事永远也不会是一个OK的事。
太太小余说,“我们都要坚强。”
我在她离开那天晚上,一遍又一遍听着她写的《家》:“两个女生一个家门外”。她说希望有一天,“家”的定义跟“爱”的定义一样,可以包容所有。她说,
当她走近我身边,刚刚好有夕阳的阳光照射着木地板和她的脸。她走出来时,我忽然觉得,这个就是我的家。这就是我在寻找的家的感觉,这就是我想和她一生一世的人。
她的瞳眸里有多美妙的憧憬啊。是世界来不及将她包容。

她身上有这么多沉重的标签,她艰难地打了多年的硬仗。也许是她真的累了。她走了,也让这个社会再一次开始关注那些所谓的“少数者”,那些跟她一样挣扎悲伤的灵魂。
Ellen唱道,誓言代表着,我的海洋啊,从此交给你啦。
Eman说,恳请痛苦的人伸出手来,因为会握住你的手的人,就在你伸手可及的地方。
谁能想到哪一程是终点,哪一刻会分别。我们只能抓紧时间去给予和拥抱爱。
2017年底,我从国外返香港看杨千嬅的演唱会,而圣诞前伊利沙伯体育馆也刚好有两场复合后at17的“Girls Girls Girls”演唱会,当时就后悔怎么没早点回来。这是一种错过一场终身有憾的感觉。
2018年3月底,她发了自己作曲,林夕填词的《荒原》。跟2003年哥哥张国荣离世前的最后一首歌《玻璃之情》一样,林夕又仿佛有预念地、写了一首“逝去之歌”:
我竟能把心内这番话讲完。 脑海有风,发肤无损。
愿她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平安。
-END-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瞬息ephemera 文by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