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闲的人应该就是哲学家吧,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思考人生
低欲望,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件好事,因为容易满足感受快乐;但也会时常羡慕有理想有抱负,勇敢去博弈生活的人。为了达成目标,他们强烈的欲望会使他们倾其所有,那样认真,那样投入,那样而执,那样用力。
我没什么好胜心,理想好像永远都只是理想,对我来说活好今天更重要。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实验,给一群孩子们一颗糖,并对他们说如果他们可以忍住现在不吃糖,待会儿可以再得到一颗;如果他们现在把糖吃掉,那么待会儿什么都没有。实验记录了他们长大后,那些忍住不吃第一颗糖的孩子们比当即吃掉糖的孩子们更成功(像是收入或社会阶层更高什么的)。他们获得第二颗糖的愿望更强烈,目标对他们起的激励作用更大,他们有更好的自控力。但我好像不太愿意为了换更好的明天,而付出今天的精力时间,今天的糖今天就想吃掉。
可糖不应该只是甜,它的味道应该是缤纷的才对,我希望自己不只享受“甜”,还能享受于其他各色奇妙的味道。这难道不就是所谓“活在当下”的奥义吗?我在今天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更愿意是以体验和享受其中为目的,而不是因为付出可以获得更好的未来。
而像这样,选择把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理想放在第一位,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一颗强烈“想要”的心,不能说离理想会越来越远,但起码是走向它的步伐比起有强烈欲望的人会慢许多,人家在奔跑,我不仅在散步,还时常停下脚步,倚在大树边打盹。
我总对朋友说,生命在于体验,这的确是我所信奉的真理,可现在想想我却没有实践得很好。我总会害怕“新”,总会害怕“改变”,也没有想象中的潇洒和超然。
如果说“熟悉”意味着安全感,(我从没这么想过)但或许自己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如果“熟悉”意味着掌控感,那或许自己是个很难接受意外状况的人。可能喜欢熟悉的事物是整个人类的天性,但我希望自己能在年轻时多选择一些冒险,即使不太喜欢不太舒适,但尝试过才算是精彩地活过。回想起人生精彩的瞬间,又有哪个不是因为跳出了“熟悉“呢?
我希望自己活得再用力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