哏都青年去了趟波西米亚
还是有点小感慨:
哏都青年此行10余天,去波西米亚溜了一圈,安全返回大天津,主要是从玩和拍照上回顾一下。其实对于拍照来讲,还是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才能拍出好片子,主要还是去感受感受,留个纪念。回来之后,就把拍的反转底片和负片彩色底片交给了老胡和高师傅,然后帮我冲扫了出来,黑白的胶片我自己慢慢冲洗了。以下所有彩色照片均有银时影像冲洗扫描。
1.传说中携带装备很重要:
先说相机:带了一台禄莱(各种滤镜),带了一台哈苏500cm带了放大顶,50mm广角和一只250mm的中长焦,滤镜,三脚架。最后的实际结果是基本都拿着禄莱在拍,哈苏和一堆附件躺在行李箱里基本没用。就是在布拉格老城晚上溜达时候,带着出来全副武装拍了两张,额。
再说底片:考虑到基本不拍彩色的我,担心安全快门不够,于是乎带了20个delta400,3个delta100,5个Rollei的RPX400,彩色只是带了3个Ektar100。最后的事实结果就是根本不用400,全程都是按照100感光度曝光底片,天气真是好啊,然后就是彩色带少了,波西米亚特别适合拍彩色,于是乎去了在布拉格的相机店,买了几个rdp3和rvp100。最后是拍掉了26个黑白,8个彩色。
2.路线:

此次行程非常巧妙,赶上了两个事情:布拉格之春1968纪念(1968-2018),萨尔斯堡音乐节
3.胶片党们非常关心的:
关于过X光安检机:我是在北京转到老毛子,然后从老毛子飞布拉格,国内就不用说了,跟工作人员说一下就ok了,但是到了老毛子地方就悲剧了,英语能力为零,飞去飞来过了两次随身行李,在布拉格机场的安检人员英语都ok的,一说就懂。当然,托运行李是肯定不能放胶卷的。
当地购买:在老法师的指引下,在布拉格找到了一家比较全面的商店,名字叫fotoskoda,位置就在老城,穿过火药塔一直走,穿过寇德卡1968入侵对表的那张名作背景的十字路口,再走不到100米就可找到。(1968啥样,现在还是啥样,感概我大南市,感慨我老城里)。店里布局是U字型布局,是一个集相机,配件,艺术作品,摄影类杂志图书(都是原版画册啊),感光耗材,药水材料为一体的一个店。foma的黑白胶片和相纸非常便宜,但是别的品牌和国内差不多,伊尔夫的银盐相纸比国内还稍微贵点。剩下的店,我看的都是相机店,古董店了。
---------------------------------------------------------------正文分割线----------------------------------------------------------
彩色篇
(上)首站和终点———布拉格
到布格拉机场取托运行李的位置,有exchange,在那里可以换钱,然后边上的广告栏里就有免费的地图,其实就是正面是小巴的广告,背面是地图。在捷克基本靠英文完全没有问题,这点到了后来在奥地利感受特别深。布拉格大致分为老城,小城和城堡区,基本上去玩都会去这个区域。看地图和路标,会标记Prague 1,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这片区域,布拉格也被称为千塔之城,所以各种塔楼拍起来也很好看,花门票就可以上去,不是很贵,20-30人民币,但是比地面上人少很多。有的入口有点隐秘,再加上人潮涌动,就被忽视了。

路线是坐车到城堡区,然后进入城堡,进入城堡免费,但是城堡区有通票,包括圣维塔大教堂,老皇宫,圣乔治堂和黄金小巷,不过这些部分的片子我都是用delta拍的,还在冰箱里冻着呢,哈哈哈。在城堡区可以俯瞰整个布拉格老城和小城,如果架设一台哈苏+250镜头,那真是想拍哪拍的,不过不用考虑,人多的拿手机拍两下都不容易。
从山上下来到小城,有名的列侬墙,一片涂鸦加摇滚果儿跟那拍照和耍吉他,一拐弯就是查理大桥的桥洞,穿过去就可以上桥,大桥连通布拉格小城和老城,桥下就是著名的沃尔塔瓦河(古典乐迷熟悉的斯美塔那,滴答滴答答,哒哒哒~~~,咳咳,你懂的,这个曲子是我高中时候的下课铃,每次听都激动万分,可尼玛下课了),在桥下有很多咖啡馆和小游艇的项目,穿过门洞就可以上桥了。上桥之前我拍了一张。

上桥之后,那人潮,不亚于过年时候的大胡同,但是小城桥塔的入口我觉得还是蛮隐蔽,大部分游客都不会留意,我也找了半天,进去买了张票,可以登上去,在售票窗口看见了中文版本的宣传册,真是亲切。这座桥塔是1464年开始修建,最后一次大的翻修是在1883年,高40多米,看着不高,实际在里面的回廊就有26米,而且基本就是只能通过一个人。上到桥塔,向下看去非常漂亮。可以从四个方向看出去,而且有个提示牌子,上面都标记了从这个位置看出去,是什么建筑。还是非常值得上去的。


从沿着桥的方向看老城区,真是非常好,但是桥上人特别多,哈哈哈。拍摄的时候光比非常大,我登上塔楼的时间大概10-11点左右,光线非常强烈。用的一块世光的五度到十五度可调的测光表,最高可以测出18ev,白色房子的反光指针都爆表了。房子红色的部分大题都是在16ev,天空基本都是测不出来的状态,基本只有顺光拍才可以了,虽然太阳在头顶,可是也要想好,在北方雾霾天气拍习惯的我,十分尴尬。大部分用哈苏的时候,人不是很多,我就会加一个gnd1.2的软渐变,让天空也处于正常曝光范围,不至于拍白了。方形插片滤镜这个时候优势就很明显了。
从楼上下来,就来到了查理大桥,这座1357年奠基的大桥,真是古老。人潮涌动,游客太多了。桥上伫立着30个雕塑,都是每个看看,其实都是复制品了,真品在布拉格博物馆。上面最著名的就是圣约翰内波穆克,传说摸一下他的基座,就可以有好运再将来某一天再回布拉格,所以你懂的,虽然是个复制品,但是基座都依然被游客摸露铜了。忽然想起了故宫御花园里那棵树,也是油亮油亮。

桥上表演卖艺的,画像,卖照片的,卖纪念册的,在家上游客,不是热闹的了,其实有点乱了。除非是等太阳落山,这桥上人一直特别多,我反复来了2-3次,人都是很多,最后一天在布拉格坐飞机回北京,又溜了溜。当地人说查理大桥不反复走上7次,不能够完整欣赏到它的美。
在这种人流拥挤的地方,禄莱就显得很关键,镜头视角,对焦速度,轻便程度都非常好。而且这种天气,拍桥上的人,光圈快门固定住,也不用来回测光,悄悄对焦就好了。


卖艺的乐手,可以给小费,也可以购买他们自己的专辑,其实给小费和买专辑钱都差不多,在饭馆里面也有这种小乐团。
穿过大桥就是布格拉老城,桥头是更大的老城桥塔,但是老城桥塔保存不如小城,因为在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中被炸了,所以就剩下了一半塔楼,也是可以上去,虽然是收到损毁,但是比起天朝,那保存的真是相当完好了。

从老城塔楼眺望城堡方向,沃尔塔瓦河和大桥尽在眼底,有些人觉得大广角多带劲,那就没法拍了,一拍一片,这个机位要是用长焦就好了。

这附近我来了好几次,其实拍的最多的是黑白底片,但是还没有都冲洗出来。从桥塔下来,就进入了布拉格老城区,各种小马路,找路看着尖顶走就可以了,教堂永远最高,其次是各种塔楼和钟楼。穿过小巷,到了布拉格广场,游客也非常多,但是比桥上还是好不少,古董马车游什么的,看完这个车感觉五大道那个马车略显简陋。

这次去遗憾的就是天文钟正在维修,没有看到,最后一天太累了,也没有爬上钟楼。因为时间特殊,在天文钟旁边一个展厅,就是1968的展览,5欧元门票,各种寇德卡。广场上人文的拍的挺多的,拍了一些黑白片,感觉应该蛮好看,自己还没冲出来,期待一下。其实老城区大部分还是商业街和步行街,各种买买买,吃吃吃,只不过就是房子是老时代的。穿过火药塔去买胶卷,就路过了寇德卡的经典位置,没有对表,拍了一张纪念照

坐在街上吃了个“捷克卷饼”(我也不知道大名叫啥),同样在等着妈妈给买卷饼的小萝莉,偷偷的拍了一下,哈哈哈。


彩色拍的不多,此去加一起也没几个卷,其实感觉也是应该多拍点彩色,各种小房子的颜色还是蛮鲜艳。其实就算不拍照,悠哉悠哉的坐在河边看看风景也是非常好的。从布拉格动身,在经了几个小城市,到了第二大城市布尔诺,不过这期间都没有拍摄彩色胶片,再用彩色胶片,就到奥地利了。拍胶片的小伙伴,出门子弹一定要带足哦!!!
上篇完。
-------------------------------------------------------------分割线------------------------------------------------------------------
© 本文版权归 connell&blank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