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账单
作为一个初初经济独立的人,15元一个的三明治,但在市场上有人卖60元。因为它有来自欧洲的原料蛋黄酱,超级新鲜的三味鱼,外加精心发酵的面包,你还可以得意po个朋友圈。你会买吗?我,也许不会。
同样, 作为一个初初经济独立的人, 面对无需任何支出的父母家,或是2500元一份的合租房屋合同,但还有一份4000元整租房屋的合同。因为你可以因此留出空间接待沙发客,可以肆无忌惮享受独处,可以走出舒适圈。你会接受吗?我,是会的。
1 需求和价值
这个选择题因人而异。有些选择无法等同,有些价值无法比较。用我老爸的价值来说,自己家的房子又大又好吃住不愁,而对我来说似乎再小的房子如果是自己全然可控的,都意义非凡。在父母家中的自己什么也不能做,在那个行为受限和意识自由的矛盾中,时间变得缓慢而毫无意义,因而无数次地怀念在法国留学时独自一人的小房间。
毕业后的生活,每个人也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向往。我的硕士导师说现在的生活就规律了吧,之后就是忙着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我的朋友说You are free for anything.Enjoy life.对前者慈父般的老师我依旧心怀感激,回想老师曾对我说以后工作的人就不会对你这么好了,贴心地问我现在工作的人对你还好吗,竟不禁湿了眼眶,但教条传统的价值观却不是我的向往,还好我有一些自由观念的朋友,他们总告诉我你可以做任何事,成为任何人。我愿意义无反顾去拥抱世界,或是不顾周遭地躲进自己的内心。
2 生活账单的计算
我认真挑选了这份账单背后支撑的工作,我知道被填满工作的生活一定不是自己想要的,而现在它可以获得值得的工资,又给了充分的个人空间。我从不觉得生活中只有家庭和工作,这个可笑的命题竟然把生活如此简单化了,生活不应该充满着体验吗?除了工作家庭,沙发客,进修,咖啡店兼职,这一切都成为生活账单的收支,收获的金钱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或许是满足了我对概念店的认识,或许是重新有一个陌生人聊天的围坐,或许是重新接纳世界的善意的每一天,或许就是生活中照进缕缕阳光的缝隙。
当自己下定决心一个人生活的时候,自己是慌张的而亢奋的。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甚至安于现状的本能会无意识地延缓被放逐的过程,但终于做了决定后,自己才发现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或许不是成为一个用金钱衡量下的白痴,而是成为一个好奇自由的傻子。于是,自己一边在白纸上计算着一年中紧张的收支平衡,一边在笔画着出租房内的布局摆设。在那个即将踏入的地方,有着未知和我好奇的一切,有着一年前自己幻想的世界模样,有着不能回头的义无反顾,有着突破温暖束缚下的韧劲。最近南方闷热潮湿,不思进取的念头变得麻木无感,但毕竟“你在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3 期待和答案
在这个预设的时间片段里,或许是未来的两年,我有这自己想要找的答案,关于成就获得感,关于生活方式,关于善良和给予,关于关系。即使这一切没有答案,但我知道拥有一个独有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开始。这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同时也因为在这样的空间中本身所能够承载并输出的社会性。
4 结
一个人生活,很自由,却也很辛苦,很辛苦,但也会很自由。即使账面不好看,但是记账人却笑得很欣慰,因为她还是那个好奇着、勇敢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