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一日
今天算是看了六个展。 故宫的齐白石说是午门过两天就撤了,所以赶紧去看看——但不如预期,因为大部分北京画院的展品都看过多次了没有惊喜,除了故宫搭配的特别赞的太湖石和各种皇家手办,印象最深的反倒是那幅三余的题字:诗者睡之余、画者工之余、寿者劫之余;和下面这幅胡涂乱抹、酣畅淋漓的墨莲蓬,想来他如此信笔画完也觉非常快意,于是题道“热极得阴雨,快意时画此”——颇类今日帝都之情境了!然后展厅中央有一排印,其中有“故里山花此时开也”、“也曾卧看牛山”等语,突然想起故乡老家对面山,我也一直认作牛形——顿时感怀不已……







之后空腹又去国博。 无问西东还算不错。即便就是看看入口的娇艳花神和之后风神宛然的维纳斯和阿芙洛狄忒亦已足矣。况且还梳理出不少交流和暗合的细节,唐寅款的圣母子和结尾埋伏的蕾丝边算是惊喜,总之算是非常用心的展了。
然后去看张献忠的江口沉银,果然都是金银,很多都是扁了的手镯耳环烛台等物——突然想到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书中多处写到把盘子等物都踏扁了便于随身携带作为盘缠的细节,不觉赞叹艺术源于生活! 之后是看古蜀华章,观察各式青铜器上难解的纹饰,也有精彩的战争场面,与汉画像石一脉相承。 之后章丘焦家遗址,为大汶口文化遗址,接龙山文化,开商周先河。陶器上的纹饰也非常淳朴动人。 到这时已经完成了今天的任务,我准备返回。但下来一层看到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树皮画,我就又进了展厅,进了才觉得这才是今天最大的收获——这些原住民的画简直精彩纷呈,简直无缝衔接了刚刚看过的大汶口陶罐和古蜀青铜纹饰——这些当然是不太好看懂的,但这种凝练的抽象动人,是一种幼儿期和文明早期的生机勃勃,完全没有沾染任何具象的压力和包袱,许多现代大师终其一生想要回到这种单调和丰盈——但还是过于刻意了……于是在闭馆赶人前的几分钟又匆匆浏览了一遍。 出馆就开始下起了大雨。 就像,就像这些画一样带来难得的清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