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主义并没有一杯冷饮好喝
一部幽默轻松的喜剧、一声高喊理想的号角、一次投机取巧的心理、一次黯然惊心的侥幸都不及你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感来的实实在在!这种实在是内心对现世的不安。这种感觉我小的时候非常强烈,我第一次骑自行车的时候总是摔倒,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很不安,我就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学会骑自行车。当时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还是姐姐读书的,她要去镇上读书,一个礼拜回来一次,我只有周六周日有机会骑。车身上有很多的花,大朵的包着链条。我也会因为这样的情况,不安了很久。但没有失望 我最后是村里骑自行车骑的最好的。
不安并没有帮我解决很多问题,还因为睡不好,第二天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口。热爱的生活也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光芒。以至于,站教室门口成为一种习惯。
我们时常被自己的不安心理所困扰,是不是哪句话没说对?是不是哪件事没做好?是不是·······给自己一个否定句吧,不是所有的思考角度都要从自己出发。我对于自己有很大的不安,这种不安:是工作给的、是社会给的、是同事给的、是新闻事件带来的。他们负责制造,不负责带走。很大程度上,我想说在这些情绪都是无用的。现在遇到的大部分困扰 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无趣到想去绊倒内在自我肯定。还不如现在点一杯一点点,安心喝起来。柠檬养乐多、还是大杯奶茶,不加珍珠?冷饮比犬儒主义来的实在,更让我感到安心 冷饮解暑。
上了枷锁的的人,正在一步一步的偏离轨道。
阿巳也经常看一些英雄主义的影片,大多数这样的影片都逃不过我们常说的一句不忘初心,很多英雄在成功之后或者说是在打击了数个罪犯以后却突然遇到一个比所以的敌人都棘手的人——自己。自己确实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比如年少时找很多借口不认真听课,又比如工作时找很多借口不去努力,再加上很多外界的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在大千世界里面目全非,等待着那个能够唤醒他们的人。但现实是我们既不是城堡里的睡美人有王子来唤醒、也不是英雄主义里的主角,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自己给自己一支强心针,自己给自己一把开启枷锁的钥匙。
在现实世界并没有英雄,也没有敌人。自我激情在逼仄的生活里早就已经消失殆尽。身边也接触过很多的犬儒主义者,他们是中年人,为了活着而活着。理想谈起来,这个词汇太大了更像一个欲望的放大词汇。经理的理想在美女大腿上、美女的理想在豪车里、官二代的理想在……你会问我是不是太丧了,对于生活是不是太过于失望。我对人本身很失望。是枝裕和也说人类真的是带有原罪,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或者就是动物性很强的物种。
前两天朋友分享给我已经去世导演胡波的首部处女座《大象席地而坐》。我看完后深深地电点燃一根烟,这不是我认识的中国城镇,这不是我认识的日常中国。胡波镜头下的城镇,是很多三四线城市景观,电影里面遇到的复杂人物情绪也是你的,我的。暴力对待暴力,弱者把情绪宣泄给垃圾场,垃圾场没有一丝回应。满洲里的大象更像是一丝光芒,更像是一个要去往的地方。胡波导演能够自杀,对人类太大的失望。老师的角色被解构,老师想搞女学生 ,社会流氓成为大英雄。正常的社会角色被讽刺的社会现实杀戮。
这也是我们常常带着理想出发,却在路途中迷失自己,受到各种诱惑,迷失本心。沉重的枷锁与负担都会慢慢的干扰腐蚀本来的目标和方向。
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过但凡是个敏感的成人,生来就有资格郁郁寡欢。我还认为,在一个成人的内心,那种希求气质超群的渴望,那种“不断奋斗”的渴望(就像他们说的,难道你动动嘴皮子就有饭吃了?)最终只会让这种忧郁雪上加霜——这个“最终”既终结了我们的青春,也终结了希望。
我们生来平凡,都有资格郁郁寡欢。可寡无人陪伴,可欢俗世之乐。
什么时候开始畏缩?
大概就是你年龄越来越大,所拥有的却不能跟年龄成正比吧!我们都会惯性的以为以后就好了,总觉得到了年龄也许该有的就会有,事实上到了年龄之后你想要的也不会有,有些东西只能在辛苦的努力后才能够获得。如果现在不努力什么都没有,那么以后也不会有。也许你会一直沉默,也许你会幡然醒悟。也许就在哪天去邮局的路上,你就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很多朋友问我,你知道现在做的这些根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这个时候我的耳畔就听见了鲁迅老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夜里发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想关注就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