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到一条两百年前的交友请求

01
林海:
零星的雨从天而降,细细小小的,铺天盖地,覆盖一切,无处可逃。
林海上半身前倾,披着宽松的皮夹克,从街道的一头走向另一头。街道两侧的店铺灯光闪烁,打扮得像人类一样的机器人,正站在路边招揽顾客。
林海今年32岁,一个人住在五条街以外的青年公寓里。他负责这片区域的治安管理,主要工作是解决顾客和服务人员的纠纷。
走到家时,林海身上已经湿透。
他脱下衣服,扔给家用机器人,它步履稳健地将衣物拿向洗涤室,并拿来了干净的短裤和T恤。
林海将身体埋进沙发里,打开电脑,登陆超时空交友网站。
Lisa是他在这个社交网站上结识的异时空女友——她来自公元24世纪2332年,中国上海。
林海正处于公元22世纪2156年,中国重庆。
在异地恋,异国恋,异种恋(给宠物连上人语翻译器后和人类共同生活)之后,现在潮流前沿的男女们正在推崇异时空恋。
根据历史记载,2118年Facebook和联合国时空管理局应用部开始开发多时空的社交活动,30年后终于得以应用。虽然肉身的时空旅行还价格昂贵,普通人无法负担得起,但多个世纪间的网络社交却因为纯线上而得以进行。
已经加入时空网络的世纪有21、22、23、24四个世纪。
可惜的是,在25世纪人类发生了又一次科技革命,导致那时候的人和前几个世纪的人的大脑开发已经不在同一个层次,根本无法完成沟通,所以他们并没有加入时空联线。
据说25世纪,人类已经不需要社交,更别提这种只是连线了4个世纪的简陋的局域网。
林海和Lisa已经在网上认识一年多了,他们两个人生活和性格、爱好和习惯与其说是迥异,不如说完全对立。
但是异性相吸是宇宙间无法改变的真理,无法靠近也无法分离,只能围绕着彼此公转自转,日复一日保持距离,也保持亲密。
“林,你回家了么?”Lisa一个小时之前发来消息。
让林海欣慰的是,他们两个虽然有世纪的差异,却因为同在中国大陆而没有时差。
“刚回。今天过得怎么样?”
头像闪动。
“网购的柴犬到了,你猜它叫什么名字?”Lisa紧接着发来一段土狗摇尾巴的短视频,地上散落着运输柴犬的保护泡沫。
看的出来她很喜欢那个小傻逼。
“那就让它代替我陪伴你吧。至于名字,汪汪?”这名字是林海根据Lisa的品味而得出的推测。
“不是汪汪······是狗狗”,Lisa回,“不过你的答案已经很接近了”,紧接着一个大笑的表情。
林海已经习惯了Lisa这种无聊任性的脑回路,宽容地回了一句“厉害”,就下线了,没有理会Lisa想要视频的请求。
“她会原谅我的。”
因为他在赶时间。
林海想在圣诞节前夕,完成送给Lisa的节日礼物——他自己。他想赶在今年圣诞节的时候,去24世纪陪伴Lisa一起庆祝。
因为生存资源是固定的,不是每个世纪都愿意承担大规模的时间移民——从一个世纪移民到另一个世纪。
根据目前的时空旅行法,只有24世纪(Lisa所在的世纪)愿意接收时空移民。但肉身的时空旅行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负担费用。
居住在其他三个世纪的人,通过大量的手续和金钱,才能获得到24世纪旅行的资格。
像林海和Lisa这样通过时空网遥望彼此的恋人是很普遍的。
像林海这样想非官方进行时空旅行的人也是很普遍的。
但具体有没有人操作成功呢?
当然有,但为了避免法律上的麻烦,没有人会公开承认自己的偷渡经验。
林海要完成时空旅行分为很多步骤,但从最大的层次上分为两个:第一步是完成意识传输,第二步是完成物质传输。
第一步是很简单的,甚至网上就能找到具体步骤。
只是流传的版本有差别。
这是林海试验的第三个版本。
林海打开操作界面,脸上浮现出欣喜的表情。
他向广袤的宇宙时空发射沟通请求的信号窗口,今天第一次接收到了信息。
一条来自民国时代的交友请求。
“你好,我是笙之,有人听得见我么?我这里是1937年,中国,南京。”
02
笙之:
中华民国1936年,初春。
理事馆路两旁的梧桐树叶在空中飘散,尽头幽深的小巷通往一处静谧的宅邸。
加长的林肯老爷车在路上平稳滑行,在一座府邸门前缓慢停下。
车后座走下来一位神情严肃的少年。
他穿着白色衬衫,卡其布裤子,头戴一顶贝雷帽,面色白皙,脸上透着养尊处优而产生的忧郁感,以及自命清高的孤独感。
没等司机下车,他已经单手插着口袋,快步走向前去,大门无声地打开又关闭,他轻盈的身体消失了。
像一头鲸鱼将一片水草吞入口中。
客厅高高的落地窗上,有金属制成的繁复藤蔓向上缠绕,象征这座古宅的香火生生不息。
庭院里有三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第三棵,还是枣树。
笙之不喜欢女人,因为女人让人生疑。
所以比自己小两岁的表妹一脸殷勤地靠过来的时候,他厌恶地躲开了。留下她一个人在角落赌气地跺脚,鞋底与羊毛地毯摩擦发出沉闷的声音。
她只敢在表哥看不见的地方这样做。
她不想让他觉得自己幼稚。
而他知道她这样想。
每逢节日她都会在客厅为前来庆祝的人们弹钢琴助兴,展示自己的好教养。而那些同样身份的年轻男孩们像成排的提线木偶一样,围着她转。
很少有男孩子会拒绝她。
除了表哥。
她喜欢他只是因为他特别,可以把其他的男孩子们比下去。
而这一切增加了她的可恶。
笙之看透了她的虚荣和任性。
她漂亮脸蛋下面掩盖的爱捉弄别人的天性。
如果非要说出什么可取之处,大概不追求庸俗算是一条。
实际上唯一让他不太讨厌的人只有司机,因为他是个口吃,不怎么说话。
老宋与世无争,只会开车,在前两年老婆跟别人跑了之后他就更安静了。
长年累月,老宋的肉就像已经长进了车里一样,身体是车的一部分零件。
笙之平时也不怎么说话,他对佣人的指令通常是通过动作和脸色。
而司机也很擅长这种沟通方式。
对于笙之来说,老宋至少脱离了提线木偶的行列——能算是一个拥有部分心智的机器人了。
他僵硬粗大的指关节,铁灰色的皮肤,宽阔的肩背,忠实的本性都验证着这一点。
每天晚上六点,司机老宋准时在门口等笙之。
离自己家三条街远,有一家需要提前预约的餐厅,老宋每年去预约一次,一次预约一年。
餐厅最里面靠窗的座位,每晚六点半到八点,笙之坐在面向墙壁的位置,因为对面的位置是另一个人的。
每顿饭都是两个人的分量,但他只吃完他的那份。
另一份是为妈妈准备的,她最爱吃的两个菜,汁烩小牛肉和酥皮汤。
笙之十一岁那年,她生病死了。
父亲不知什么缘故,之后也没有续弦。
她死后,笙之渐渐记不住身边人的长相,名字也叫不出来。他总觉得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些古怪,不像人类,而像是没有感情的木偶。
直到后来在国外留学,笙之听说一种叫做机器人的概念,发现这个概念比木偶更加贴切——外表冷峻,情感淡漠。
他觉得,与其和机器人打交道,不如干脆和人打交道。
于是回国时,他带了一些机器,把楼上一间房间改造成了实验室。
那么,父亲是木偶还是机器人呢?他边上楼梯,边想着。
“外表是机器人一样冷峻,内里像木偶一样没有情感”,他最后竟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整个三月,那个男人为了支持政府备战工作,没日没夜地跟日本人谈判,他不为了任何人做这些事,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
推开实验室的门,面前是巨大的金属机器,复杂的回路交织,庞大繁琐的通道,最后所有操作汇流到一台小小的打字机上,作为输出终端的纸张上打出了一排字“嗨,有的,我叫林海”。
那是一排刚刚打出的字迹,在清冷的空气中散发出阵阵墨香。
落款是公元2156年,4月20日凌晨1点。
来自两百年后,一个真实的人类。
笙之心里想着:他说他叫林海。
03
林海:
发完打招呼的信息后林海就睡着了。
迷迷蒙蒙中他内心盘算着:
这个民国的人一定是误打误撞和自己计算机发出了同样的频率,或者,其实并不是什么民国的人,只是同一个时代的某个网友在跟我开玩笑。
明天要确认一下信息传来的解码是不是朋友的玩笑。
不过我也没什么朋友。
不过,中华民国只短暂存在于1905年到1945年,那时候的民国大总统是孙中山还是蒋介石呢,那时候的人能掌握什么时空移民技术呢,恐怕对我的计划没什么帮助。
虽然这样想着,第二天中午醒来的林海还是要求家用机器人搜索1937年的史实。
“穿越民国,睡在民国女校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家用机器人阅读着网上的帖子,“开往民国的列车装载着林徽因、胡蝶、阮玲玉、李香兰等民国女子的爱恨情仇。这是一次旅行,又是一次对话。珍贵影像、场景还原,走进那些奇异光辉的女人世界······”
简直听不下去,林海打断了它。
家用机器人总是根据林海的职业而得出他喜欢接收的信息,通常是林海最讨厌的。
之后的几天连续收到那个叫笙之的人的来信。
有十几封,没想到这个人这么自来熟。
“林兄,实不相瞒,我的生活里一大半是木偶,一大半是机器人,而我的父亲介于两者之间。不知道在你的世界里,机器人是不是也这样的多,简直无法沟通。
没有朋友,只有个任性的表妹和口吃的老宋司机,吾甚孤寂。”
“林兄,最近我常去的餐厅关闭了。老板是法国人,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带着自己的厨师打算回家乡了。我生活的乐趣也没了。”
“林兄,今天我儿时的邻居来找我帮忙,关于他在政府工作的事,我们只是五岁时一起踢过皮球,他就循着旧的交情来找我,可我生平最讨厌政务,该死。又一个可恶的非人类。”
“林兄,表妹最近变得更漂亮了,总在人前搔首弄姿所以我更烦她了。”
“林兄,吾今日打算读一读太宰治。”
“林兄,Lisa好看么,一定比我表妹正常吧,要是能见见你们就好了。”
······
都是废话。
他只是个沉溺骄纵生活的少爷,还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林海开始试验第五种可行的意识传输法。
不能在没所谓的人身上浪费太多时间。
04
笙之:
笙之在连续十天发出有去无回的信之后就不写了。
也许上一条只是误打误撞。
任谁都没有用不完的热情。
“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四天后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向南京进攻。”
周围正处处散发着战争开始的紧张气氛,他常被搅的心烦意乱。
“中国军民开始准备南京的保卫作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随着日军飞机的大范围轰炸,撤退演变为大溃败。”
直到他收到林海的回信。
“笙之,听说你过的很难受,身边都是机器人······实际上,在我生活的时代,身边也都是机器人,咱们其实差不多。如果你感到孤单,可以去认识些穿旗袍抹胭脂的人,你们那应该很风行吧。
“不过如果你不喜欢女人的话,可以考虑养条狗。
“Lisa最近就养了条狗,她被逗得很开心。
“说到Lisa,她就是我会给你发出信息的原因。在我的时代时空旅行已经很普遍,但我却花不起高昂的旅费,所以最近有在尝试偷渡时空线,偷渡你应该能听懂吧,就跟你那时候的人要去香港差不多。能联系上你,纯属巧合,我本来想联系未来的人类,没想到联系到了你······
“能和你聊天,能解决你的孤单我很高兴,只是我每天很忙很忙,不一定有时间及时回复。”
林海没什么忙的,他只是对一个帮不上自己忙的人提不起兴趣而已。
但笙之却很珍惜这个奇怪的巧合,他每天恨不得都写十封信给林海。
城市里备战的紧张气氛越演越厉,还好有了林海这样的朋友,可以远离各种烦心的事情。
笙之最近的日程,在8点吃完晚饭后,加上了8点到10点给林海写信。
05
林海:
一个月后,第五种实验成功了。
林海已经可以用自己的控制中心和Lisa联系了。
完成意识的传输会用掉林海一年半的时间。
物质的传输是比意识传输更难的东西,至少需要两三年。
而Lisa 还会等自己吗?
06
笙之:
父亲在晚上不发一言地走进了笙之的实验室,面无表情。
看到笙之的机器之后,他脸部肌肉痛苦地抽搐了一下。
笙之坐在那里,空气太安静了,他甚至希望父亲能说点什么。
但是没有。
最后父亲从鼻子里发出压抑的呼气声,然后转身走了。
笙之如释重负。
第二天老宋带着几个佣人来找他,一脸愧疚。是父亲私下安排他们来拆除机器,但是笙之拒绝了。
这台机器似乎已经是他的朋友了。他打算拖下去,不让父亲得逞。
笙之最近更少出门了。
一是街上的人本来就越来越少了;二是他要防止佣人们趁自己不注意去拆毁机器。
07
林海:
三个月后
林海从飞机的窗口向下俯瞰,云彩飘浮在机身下面,祖国的大好河山就在下面。
打开小桌板,他再次阅读笙之一天前发给他的信息。
“林海,我们已经相识半年多了,这半年多我们几乎每天都有通信,虽然多是我给你写,也能理解你的工作繁忙。
“在信息里你给我讲未来的生活,那些对我来说实在是太好玩了。你不知道我的生活有多平淡无味。听了你和Lisa的故事,我一直都想能做些什么帮助你的。既然你的频率连上了我的机器,我想那一定是命运。
“我决定,等我死后,将自己的部分家产深埋地下,你按照后面提供的坐标去挖掘,终会有一定的可能,能够得到我的钱财,如果能帮助你实现你所谓的时空移民,也是我的夙愿达成。
“另外,以后我可能不会和你再联系了,我的父亲是一个古板的人,他斥责我玩物丧志,正在寻找工人来拆解我的机器。我不知道还能拖延几天,在这个空档时间,我才能给你写下这最后一封信。我想我的技术并没有多么成熟,能够和你连接,想必只是一个巧合,现在国难当头,战争很有可能会持续一两年,以后再复原这个机器也要和平之后了,就算复原了也不一定再能联系到你了。
“就到这里吧,抱歉今天和你说的很少,因为一会要去参与家族会议。”
林海下了飞机,走在通往坐标标记处的路上。
笙之的许诺能否实现,他也是将信将疑。
毕竟是两百年的时空差距,他虽然不怀疑那个话痨的真心,但却忌惮于蝴蝶的翅膀。
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机器,在探测的地点开始下挖。
在27米的位置,他发现了一些人骨,用手一捏会碎掉。
空气中很潮湿,天空开始下露了。
他发现了更多的人骨,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对。
林海坐在自己挖出来的土包上,打开网络接口,查询信息,画面扑面而来:
“两名日本军官进行杀人竞赛,商定在占领南京时,谁先杀满100人谁就是胜利者。他们从南杀到北,向井杀了89人,野田杀了78人,都没有到100,因而第二天竞赛继续进行。这次,向井杀了105人,野田杀了106人,由于分不出是谁先到的100,第三天竞赛又一次重启······直到分出胜负。”
“南京国际救济会委员会报告称:日军全城纵火,南京31%的建筑被烧毁;周边公路沿线的农村被洗劫,村民没有种子播种,他们播种的粮食作物仅为往年的1/10。
“他们不分昼夜在受害妇女家人面前施行强暴,有些妇女被日军强奸了好几次,往往顶不住折磨而死。
“中国统帅部感到事态严重,连续三天讨论防御问题。会议上多数将领认为部队急需修整,而南京在军事上无法防御,建议仅仅作出象征性抵抗。”
林海没有想到笙之正在经历的是这样的生活。
而他本人因为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没有意识到危险的真实,与林海的对话里一直是公子哥养尊处优的生活点滴。
或者其实他意识到了,只是焦虑无处释放,通过和林海闲聊家常来缓解恐惧。
林海仅存的历史知识告诉他,日本人发动了洗地式杀戮,整个城市里的人都被迫走出了家门,街上虽然不安全,但比自己的家里安全。
弹片和枪林弹雨下,穷人富人,老人小孩,人命如草芥,一个转身未照顾到,至亲可能已经倒在脚下。
所以身处民国的笙之,即使在战乱中活到了年老,那时候他也可能因为历史的巨变而耗尽了家产。
命运弄人,时空难捱。
战争面前人人平等,笙之活下去的可能只有千万分之一。
有零星的雨从天而降。细细小小的,铺天盖地,覆盖一切,无处可逃。
这时林海感到了震动提醒,是Lisa发来视频请求。
接通了。
挖掘的劳累和失望消耗了林海的心力,他开始对Lisa倾诉: “我想你,除了你以外,我觉得其他人都是机器人······他们不是和我无法沟通,就是只和我说没有意义的话。”林海对Lisa语无伦次的诉说着,并且告诉了她笙之的事情。
诉说着本来以为就快实现的,却在最后破灭了的愿望。
Lisa听完沉默了,那并不是林海想要的安慰。
有什么东西改变着。
“实际上我这边已经没有多少人类了,很多人选择上传意识永远活在云端,”屏幕那边的Lisa面容冷漠,“而且,其实呢,实际上,我爸爸就是一个机器人。他在我刚出生时收养了我。我很爱他。和爱你一样。”
Lisa的爸爸是一个机器人。
这是以前没曾提起过的。
“不要太依赖了,林。找点事情做,就算不能陪在身边,我们依然属于对方啊。”Lisa三言两语安抚着林海,“我会在线上一直陪着你的。”
“而且······”
“而且什么?”
“其实我已经上传自己的部分意识到云端,所以才在这个凌晨时间和你连线的。以后的我,可能不需要睡眠了。”Lisa沉默了。
“那你的身体呢?”
“寄存在康体中心。”
林海坐在自己挖的大坑旁边,裤子上溅满泥点。
时空旅行计划失败了,Lisa并没有很想见他,也并没有对他所做的事情表示感激。
他不应该心存妄想,还是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时代,做好一个本分的、没有明天的街边混混。
在体力完全流失之前,他向家里的电脑发射了连接请求,给笙之发出了最后一封回信。
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收到。
林海斟酌着要说的话。
08
笙之:
“嗨,我是林。时间移民的事务已经处理完全,多亏了你的资助。Lisa和我正在自己的家里做饭,确切的的说是她在做饭,我在等她做饭的同时给你写信。她的父亲很和蔼,是一个热情的普通老头。
对了,我们打算生一个孩子,名字也想好了,为了感谢你,叫林笙之。
哦对了,记得你说有个很讨厌的表妹吧,客观地讲,我不觉得她有你说得那么讨厌。
局势混乱,多保重,如果有机会去香港或者美国,最好可以去,毕竟那里比较安全。
希望你能去。”
笙之感到自己的嘴角不受控制地向上卷起。
就算父亲现在就来拆除自己的机器,他也不会带有遗憾了,他准备履行自己的诺言,在自己死之前将财产埋在那个约定的位置。
在他有生之年的最后几年里,每次经历战乱,笙之都满怀信心,因为他笃信,两百年后林海既然收到了他的遗产,那就是说他一定安然度过了战乱。
而此时的笙之感到一阵欣喜,散去这些日子里的阴霾,这欣喜从他的胸膛涌起,支撑他轻盈健壮的身体跃跃欲试,他抛下一切往外跑去。
他一个人来到河边,走进芦苇荡。直到感到了饥饿,才想起来要回家。
回到家的时候,表妹已经在客厅等着了。
他走到她面前,怔怔地看着她。
“笙之,”表妹抬了抬手上扶着的风筝,没抬动,“虽然我知道你不喜欢幼稚的东西,但我一个人放不起来······它太大了,”她低着头,“我自己做的······也许你会喜欢······”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后面的几个字。
笙之半天没有说话,就那样面对她站着,眼前浮现出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在河边放风筝的记忆。
五分钟后。
“其实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是拜托佣人教我做的。”
表妹受不了了,索性扔下风筝,白皙的手臂上有一道细微的划痕。她风一样往外跑去,纯棉布块的裙摆漂浮在空中。
“明天再来找你!”她边跑边回头说。
“笙之,你知道为什么叫你笙之吗?”
“为什么?”
“因为妈妈希望你快乐。”
笙之脑海浮现出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
看着越跑越远的表妹:“要不要和我吃晚饭?”
笙之心里想着,嘴上却没有动。
明天,明天你来,我们一起吃饭。
你爱吃,汁烩牛肉和酥皮汤吗?
虽然那家法国餐馆不开了,但是我知道简易的做法。
表妹啊,以后,都和我一起吃饭吧。
因为,战争要来了。和我在一起也许会比较安全。
END
作者 | 冯浪时
推荐阅读
院长推荐另一篇同类型故事《 我的妻子,接二连三地消失了 》,欢迎到公号:惊人院(jingrenyuan)关注,后台回复关键词【 妻子 】获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