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没有方向/备着几个月后自看
在大三暑假的一些想法,我反正过几个月又不一样。备着。
自大三下出国开始,在未来方向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段。
前面的就不赘述了,什么应该大二上考完雅思大三上交换大三下留着来决策,已经来不及了就算了吧。
第一阶段是3月-4月,突然发现商科考研来不及了。学了两章高数觉得节奏太慢,其实自己也不想继续学商科。
第二阶段是5月-6月,准备交换学校期末考试之外一边看暑期实习网申一边海投简历(因为一份实习都没有好多企业都不要我)一边纠结未来到底是考研心理学、考研其他文科还是就业。
第三阶段是7月开始,这时候突然想要先工作一年然后再决定自己的方向。
给其他大学生的tips:
不管你是什么专业,就算你决定要考研,大一大二也务必去做项目,大二暑假一定要实习。这样即使你大三暑假脱产复习,大四上考研失败,准备春招找工作也不会太挫败。考研完赶紧实习!在结果出来之前找工作机会备用,中国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还是要有plan B。
在个人方向选择方面我一直都在拖延。
大二就开始对心理学有一点偏向,但是后来因为了解清楚对口就业方向而决定放一放。
1、心理咨询师:觉得自己心力不足而且言语控制力不够强。
2、人力资源:我本专业就可以做,不喜欢涉及太多人际关系。
3、研究:多偏向基础心理学,心理学这些年偏向脑科学方向,重统计和实验。
4、发展与认知心理学,倾向于中小学心理教师?
5、基本上是这些,其他的心理学创业公众号什么的放一放啦。我当时每次看心理学考研书籍都感觉到非常快乐,但是看心理学从业者写的公众号文章和分析文章都不太喜欢。以及觉得心理学还是建立在心理上的分析,不是建立在社会上的分析,容易和社会脱节。(我好喜欢社会学)
然后就到了第二个,文化产业管理考研。
会想到这个专业的原因是我们管院大平台分流新增文化管理专业,上海交大是学科高峰,正好在上海。(但你看我其实没有注意到所有的文科方向)
但是:
1、交大一年招5-6个,且方向偏向文化产业政策。我不喜欢政策。
2、出国交换时候认识了各专业的学生,觉得国内文科教育和国外文科教育差太多。更何况是文化产业方面,还不如去伦敦。
第三个。翻译硕士考研。
如果考研应该会选同济,复试有把握。
但是觉得做人单独只有语言能力不行。(拉倒吧考研难度也蛮大的)
第四个,商科出国,目测选专业市场。
1、双非院校,其实出国没有优势。
2、我就算选了市场专业出国,回来我一样会陷入到底是去做文化相关工作还是市场快消之类工作的迷思。
3、出国花费蛮高,一年英国含金量一般,美国花费又太高。要决定好再出国。
第五个,就业。
我连就业下面都生发好多个方向。心理测试一百万次都是适合做大学教师、写作者、心理从业者、艺术家等的infp。
1、我有点想去做广告,但是第一份工作也帮大家写过活动策划,发言稿,觉得这类的文字工作其实并不开心。
2、那么就是快消方面?目前在百事实习(才两天),但快消秋招竞争激烈,我个人的属性在商科面试中其实并不讨喜,我没有把握。
3、会投四大网申,重在参与。去面试感受一下也行。
4、有创业想法,寻找自己喜欢的niche market,但不会一毕业就去。
5、同步考教师资格证备用。
6、工商管理专业误我青春,你看我什么都能做。
我本来的想法是先工作一年找找方向,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深造。因为我想在上海生活下去,得保证我的工作能养活自己?(但现在也不觉得非此不可,但不想回家乡)类似gap。
有点不合算,家里人当然不高兴,我觉得我辞职考研他们会闹。
以及我觉得考研之后立刻准备春招其实也很合算。读了研究生还能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