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倾负
越是结局哀伤的故事,越是有一个明媚的开始。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 他是京城权三代,爷爷是高官,父亲是高官,自己大学一毕业也考取了公务员,在海淀区某处机关工作。他是家中独子,与父母一同居住在王府井附近面积达7、8百平米的独栋别墅内,有司机有保姆有厨娘。他不是纨绔子弟,他聪明上进,热情善良,英俊的面孔,185的修长身材,英姿勃发,神采奕奕,简直就是言情小说完美男主角的标配。 她来自南方一个小城市,父母都是普通职工,有一个姐姐。她,天生丽质,气质出众,落落大方,大学就读于北京著名高校,一毕业就考取北京公务员,与他成为同事。 他对她一见钟情,继而展开热烈追求,她对他亦有好感。那一年,他们彼此22岁。在外人眼中,他们天造地设,珠联璧合。 相恋四年,情投意合,同居两年,如胶似漆。可是,在彼此26岁的那一年,他们却分手了。在外人的谈资中,只不过轻描淡写一句话,劳燕分飞。内里的负隅顽抗、刀光剑影、杜鹃啼血,不为外人道也。 他的母亲曾对她说:你的容貌、资质、品格,我非常欣赏、喜欢,假如你是我的女儿,我绝对视如珍宝。但你想要成为我的儿媳妇,你真的不够格。非常抱歉,我也惋惜。 如果你不小心怀了我儿子的孩子,恳请你打掉,请你理解,我也难过。 门当户对,恒古不变。你很好,但我们家不要。 语重心长,也盛气凌人。她知晓,他母亲并非恶毒之人。 她打掉了他和她的孩子,割断了与他的最后一丝关联。他们的初恋、初吻、初夜,甚至加上中国人最为看重的血脉,筹码依旧轻如鸿毛,在门当户对的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分手后不久,他就调离原单位,仕途开始明朗起来。而她,只能待在原处,按部就班。她也幻想能如言情小说里的女主角一般,远离伤心地,远走天涯,可生活却非常接地气,北京市公务员的身份哪能轻易舍弃,她也不例外。 两年后,他结婚了,妻子是名门闺秀。依然单身的她,闻讯后心如刀割,缺席了那场豪华的世纪婚礼。 过了不久,她被永久性外派,她回到了家乡的省城。个中缘由,他、她,心知肚明。 父母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已经谈婚论嫁的女儿会如此失魂落魄地归来,为什么他们十分欢喜的准女婿会一去不回返。家像一个避风港,张开双臂接纳迷途知返的她、庇护支离破碎的她,默默地为她舔血疗伤。 多年后,他,仕途,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家庭,儿女双全,妻贤子孝;她,依然孑然一身,形单影只,偶尔在北京卫视瞥见他的身影,黯然神伤。这一年,他们人近中年,彼此45岁。 午夜梦回,他也会忆起她,那个明眸善睐、顾盼生姿、软香温玉、令他怦然心动的她,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点点滴滴。他也曾在酒后惆怅,当初,假若自己再决绝一点,是否能有回旋之地?答案,不言而喻。 他至今不知道孩子的事情。她时常想,即便知道又能如何,如果当初留下孩子,也许当真就演变成一出狗血大剧。 35岁之前,内因外力,她也想找一个伴侣告别落寞,也曾相亲过。可没那么简单,他的音容笑貌、海誓山盟,就如同毒瘾一样难戒,她劫数难逃。 之前确有丝丝缕缕恨意,可恨了近二十个寒暑,又若有似无。现如今,她无心怪罪他凉薄,也不抱怨命运多舛,只想心如止水地度过自己萧索的余生。 她永远记得两人初次相遇的情景,记得他当时的模样,他曾是个少年。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不是每个灰姑娘,都能如愿穿上那双水晶鞋。她拾到过,又弄丢了,最后还赔上了漫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