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引导,轻松游航(刊于《汽车音响》总第9期,2006-07-24)
精确引导,轻松游航(刊于《汽车音响》总第9期,2006-07-24)
——先锋AVIC-D8000车载多媒体娱乐GPS导航系统实测
撰文:翰星
车载导航系统,恐怕除了音响系统之外,是今年最时髦的名词。确实,象先锋、松下、健伍等知名厂商,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车载导航系统。现在的车载导航系统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定位精度是否足够得让车主信赖?使用是否方便得让车主喜欢?与很多车主朋友交流后总结得知,这几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是否接受和安装车载导航系统的意愿。通过这次实际测试,让我们带着大家,看看厂商们实际上是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的。
这次实测的,是安装在一台金杯面包车上的先锋AVIC-D8000车载多媒体娱乐GPS导航系统。它拥有一般车载GPS导航系统所具备的螺旋传感器(Gyro-sensor)、车速脉冲传感器(Speed pulse),但是精度更高;它更拥有一般车载GPS导航系统所没有的加速度倾斜传感器(G-sensor),通过先锋特有的内部组件及先进的算法,计算出倾斜角度和加速度,结合地图中的高速路口标志,判断车辆是否驶入或驶出高速路线。它独有的学习模式可以记录和汇总GPS卫星信号所提供的绝对位置与高精度传感器所提供的相对位置之间的误差,通过机器的自我学习修正,使得使用导航的时间越长,导航误差越小。与传统导航系统的算法相比,它所特有的相互式3D自主导航算法,更注重GPS卫星信号与自身所带传感器的交流,使地图位置显示精度大大提高。除了语音提示方式外,还可以根据车主的习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车头向上或北方向上的屏幕显示方式,地图显示也有25M至500KM的14级比例尺可以选择,这些都大大方便了车主。当然,在影音领域极为擅长的先锋,没有忘记为该系统配备强大而发烧的影音娱乐功能,只是这部分不在我们这次实测的范围之内。
这次实测的地点在广州市内,起点是机场路的家乐福分店,目的地是位于老荔湾区中心腹地的昌华街,屏幕显示方式设定为车头向上,比例尺选定为较适合的100M。当目的地确定后,系统提供了6条路线供我们选择,我们选定了以高速路线为主(高速路线优先模式)的路线。从家乐福出发后不久,当显示屏上的箭头头部与地图所标示的、位于机场路路边的中国银行标志相平时,我们抬头往侧一看,中国银行就在我们车子的正右方,初步显示了该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是相当之高的,也说明了即使在高架路的下方,GPS卫星信号较为微弱的情况下,导航系统的信号接收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车子向右向西南驶入没有高架路出入口的广花路,再向右向西驶入广园西路。其间,当车子经过一些如工商银行、区级医院等参照物时,车头与这些参照物相平时,屏幕上箭头头部也与这些参照物在地图上的图标相平。据司机介绍,因为经常跑这条路线,导航系统通过多次学习与校正,几乎没有误差。广园西路的美博城过后,远远就看见了环城高架路的入口。此时,导航系统的屏幕显示自动分为两个部分,左半部仍然显示地图,右半部则用很强的3D立体效果显示应靠右向上,准备进入环城高架路的入口,同时上方不断变化的数字显示车子与入口间的距离,十分方便与直观,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司机也可以很容易地看懂而不至于错过该入口。当车子刚走完向上倾斜的入口引桥,进入水平的环城高架路时,系统在屏幕马上显示已进入环城高架路的广园西入口,看来,加速度倾斜传感器(G-sensor)发挥了作用,检测到车子的状态由爬坡行驶转为水平行驶。导航系统引导我们,经由广园西高架路,进入环市西高架路,进入南岸高架路,进入黄沙高架路。在距珠江隧道口还有约1000M时,屏幕显示又自动分为两个部分,左半部仍然显示地图,右半部则用很强的3D立体效果显示应靠右向下,准备进入环城高架路的出口。当车子刚走完向下倾斜的出口引桥,进入水平的市区道路时,系统在屏幕马上显示已进入黄沙大道,加速度倾斜传感器(G-sensor)又在发挥了它的作用了。接着导航系统指示我们在珠江隧道口前完成向左掉头,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位于老荔湾区中心腹地的昌华街。整个引导过程显得十分简单明了,完全符合交通规则,决不会引导你进入违反交通规则的错误路线,而且定位精度很高,提示也充足,不熟悉路线的司机有了它的引导,就可以轻松地到达目的地。
我们在很多天河区和老东山区车主不愿去的老荔湾区中心腹地绕行,进一步测试实际参照物与地图的吻合程度,亦即定位精度。我们慢慢地开着车子,由华贵路进入宝华路。当车子缓慢地经过宝华路与长寿西路交汇路口约5M后,屏幕上箭头头部才与对应的交汇路口图标相平。这一路段该车没有行驶过,导航系统从未进行过学习与校正,这样的测试真实地反映了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从只有5M的定位精度误差来看,导航系统的整体定位精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接着我们到了广州市的西部边缘——金沙洲的万科四季花城。进入小区门口不久,屏幕上显示箭头所在之处已到了地图上路的断点,地图上路已没有了。我们在小区绕行几圈后准备离开,在快回到小区门口时,屏幕上的箭头重新回到了地图上路的断点。这个测试证明:在没有地图资料、甚至没有GPS卫星信号之处,依靠螺旋传感器(Gyro-sensor)、车速脉冲传感器(Speed pulse)、加速度倾斜传感器(G-sensor),导航系统依然能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完成自主正确的引导。
看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车载导航系统已比较成熟了,体现在整体的定位精度已经很高,比较好的如先锋AVIC-D8000车载多媒体娱乐GPS导航系统已经可以达到5M的定位精度,加上使用方便,已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了,可以作如下的概况和总结:精确引导,轻松游航。
——先锋AVIC-D8000车载多媒体娱乐GPS导航系统实测
撰文:翰星
车载导航系统,恐怕除了音响系统之外,是今年最时髦的名词。确实,象先锋、松下、健伍等知名厂商,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车载导航系统。现在的车载导航系统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定位精度是否足够得让车主信赖?使用是否方便得让车主喜欢?与很多车主朋友交流后总结得知,这几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是否接受和安装车载导航系统的意愿。通过这次实际测试,让我们带着大家,看看厂商们实际上是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的。
这次实测的,是安装在一台金杯面包车上的先锋AVIC-D8000车载多媒体娱乐GPS导航系统。它拥有一般车载GPS导航系统所具备的螺旋传感器(Gyro-sensor)、车速脉冲传感器(Speed pulse),但是精度更高;它更拥有一般车载GPS导航系统所没有的加速度倾斜传感器(G-sensor),通过先锋特有的内部组件及先进的算法,计算出倾斜角度和加速度,结合地图中的高速路口标志,判断车辆是否驶入或驶出高速路线。它独有的学习模式可以记录和汇总GPS卫星信号所提供的绝对位置与高精度传感器所提供的相对位置之间的误差,通过机器的自我学习修正,使得使用导航的时间越长,导航误差越小。与传统导航系统的算法相比,它所特有的相互式3D自主导航算法,更注重GPS卫星信号与自身所带传感器的交流,使地图位置显示精度大大提高。除了语音提示方式外,还可以根据车主的习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车头向上或北方向上的屏幕显示方式,地图显示也有25M至500KM的14级比例尺可以选择,这些都大大方便了车主。当然,在影音领域极为擅长的先锋,没有忘记为该系统配备强大而发烧的影音娱乐功能,只是这部分不在我们这次实测的范围之内。
这次实测的地点在广州市内,起点是机场路的家乐福分店,目的地是位于老荔湾区中心腹地的昌华街,屏幕显示方式设定为车头向上,比例尺选定为较适合的100M。当目的地确定后,系统提供了6条路线供我们选择,我们选定了以高速路线为主(高速路线优先模式)的路线。从家乐福出发后不久,当显示屏上的箭头头部与地图所标示的、位于机场路路边的中国银行标志相平时,我们抬头往侧一看,中国银行就在我们车子的正右方,初步显示了该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是相当之高的,也说明了即使在高架路的下方,GPS卫星信号较为微弱的情况下,导航系统的信号接收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车子向右向西南驶入没有高架路出入口的广花路,再向右向西驶入广园西路。其间,当车子经过一些如工商银行、区级医院等参照物时,车头与这些参照物相平时,屏幕上箭头头部也与这些参照物在地图上的图标相平。据司机介绍,因为经常跑这条路线,导航系统通过多次学习与校正,几乎没有误差。广园西路的美博城过后,远远就看见了环城高架路的入口。此时,导航系统的屏幕显示自动分为两个部分,左半部仍然显示地图,右半部则用很强的3D立体效果显示应靠右向上,准备进入环城高架路的入口,同时上方不断变化的数字显示车子与入口间的距离,十分方便与直观,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司机也可以很容易地看懂而不至于错过该入口。当车子刚走完向上倾斜的入口引桥,进入水平的环城高架路时,系统在屏幕马上显示已进入环城高架路的广园西入口,看来,加速度倾斜传感器(G-sensor)发挥了作用,检测到车子的状态由爬坡行驶转为水平行驶。导航系统引导我们,经由广园西高架路,进入环市西高架路,进入南岸高架路,进入黄沙高架路。在距珠江隧道口还有约1000M时,屏幕显示又自动分为两个部分,左半部仍然显示地图,右半部则用很强的3D立体效果显示应靠右向下,准备进入环城高架路的出口。当车子刚走完向下倾斜的出口引桥,进入水平的市区道路时,系统在屏幕马上显示已进入黄沙大道,加速度倾斜传感器(G-sensor)又在发挥了它的作用了。接着导航系统指示我们在珠江隧道口前完成向左掉头,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位于老荔湾区中心腹地的昌华街。整个引导过程显得十分简单明了,完全符合交通规则,决不会引导你进入违反交通规则的错误路线,而且定位精度很高,提示也充足,不熟悉路线的司机有了它的引导,就可以轻松地到达目的地。
我们在很多天河区和老东山区车主不愿去的老荔湾区中心腹地绕行,进一步测试实际参照物与地图的吻合程度,亦即定位精度。我们慢慢地开着车子,由华贵路进入宝华路。当车子缓慢地经过宝华路与长寿西路交汇路口约5M后,屏幕上箭头头部才与对应的交汇路口图标相平。这一路段该车没有行驶过,导航系统从未进行过学习与校正,这样的测试真实地反映了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从只有5M的定位精度误差来看,导航系统的整体定位精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接着我们到了广州市的西部边缘——金沙洲的万科四季花城。进入小区门口不久,屏幕上显示箭头所在之处已到了地图上路的断点,地图上路已没有了。我们在小区绕行几圈后准备离开,在快回到小区门口时,屏幕上的箭头重新回到了地图上路的断点。这个测试证明:在没有地图资料、甚至没有GPS卫星信号之处,依靠螺旋传感器(Gyro-sensor)、车速脉冲传感器(Speed pulse)、加速度倾斜传感器(G-sensor),导航系统依然能进行高精度的定位,完成自主正确的引导。
看来,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车载导航系统已比较成熟了,体现在整体的定位精度已经很高,比较好的如先锋AVIC-D8000车载多媒体娱乐GPS导航系统已经可以达到5M的定位精度,加上使用方便,已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了,可以作如下的概况和总结:精确引导,轻松游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