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骂孩子到底对不对?
现在8090后爸爸妈妈都特别注重教育,大家都提倡对孩子不能打不能骂,都害怕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和阴影。可是有时候看到由天使转变成恶魔一样的孩子就忍不住会吼,有时甚至会动手打几下,打骂完之后又开始后悔和愧疚,觉得自己不应该那样。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对孩子,到底该不该打,该不该骂呢? 儿科医生出身的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只要父母是情绪稳定的人,那基本上孩子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父母是相对人格健全和情绪稳定的人,那么即便他们打骂孩子,那也没太大问题,反过来,如果父母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那么即便他们不打骂孩子,孩子也会有问题。 打骂是形式,爱是本质。 形式不是太重要,本质才重要。 有些父母,对做错事情的孩子也会打骂,但是打完之后孩子依旧和他们很亲;有些父母,从来不打骂孩子,但是孩子跟他们也不亲。 孩子作为一个还不能完全独立和自主的个体,对大人的情绪是特别敏感的,他们特别擅长于察言观色,听声辨音,一旦大人言行举止不对,他们立刻可以觉察到,并做出相应的自我防御和自我保护。“亲”与“不亲”就是最直接的表现。 比如,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情,你忍不住恶狠狠地打骂了一通,你只是针对做错的那件事情进行打骂,没有泛化到别的私人情绪如自己工作上的不如意,那么打骂完之后,你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孩子,平时怎么相处就怎么相处。那孩子会觉得自己做错了那件事情,以后不应该再那样做,但是爸妈还是爱自己的,那孩子依旧会安全地成长,那这个就没什么太大问题。 如果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情,你恶狠狠地打骂了一通,这个打骂你夹带了自己的私人情绪比如工作上不如意,打骂完之后你再也不理孩子,那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犯了弥天大错,开始自我罪恶和自我贬低,认为以后自己一点都不能做错事情,否则父母就会不爱自己,那他的成长就会缺乏安全感,长大之后就容易自卑,也容易变成讨好型人格。或者相反,他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会不停地做坏事,因为只有在做错事的时候父母才会通过打骂的形式来对自己表示关心,这类孩子会容易成为边缘人群,比如罪犯,痞子,流氓等。 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作为父母你没有任何反应,冷漠以对,那孩子和你的链接就会切断,他们就会什么都无所谓,反正做好事和做坏事你都不在乎,看上去还挺自由的,实际上他们容易变成冷漠的人,对他人,对自己都不关心,很难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他们一辈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一辈子都没有遇到对他们真正持续关心的人,那他们可能就会孤独冷漠地度过一辈子。 所有的对外关系,都是亲子关系的投射,所有的亲子关系,又是都是两性关系的投射,所有的两性关系归根结底都是和自己关系的投射。 任何心理问题要处理的,本质上都是自我关系。 所以打骂孩子到底对不对?还得看你的自我关系有没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