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北京奥运会十周年
今天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十周年纪念。2018年8月8日,再一次这么多个8齐聚的日期。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算什么,但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十年呢?我不禁开始想,十年前是什么样的呢?
那就先说说奥运吧。
记得那年我刚考上初中,暑假还要军训。那时候的军训还是一本正经地拉到军训基地住宿舍、吃大锅饭和踢正步的,完全不像高中军训那么水。2008年奥运会的门票我家本来抽中了女排的决赛票,但一来中国队没有进决赛,二来当时我还在军训,故而与观赛机会失之交臂了。
然而这并非我与奥运的全部缘分。去年暑假我去美国暑研(大概是去年的这个时间附近),有一天晚上睡不着的我忽然想家,无奈之下只好看起了《北京欢迎你》的MV。故宫、长城、古观星台、……,甚至还有小时候认不出的博雅塔(当时还特意多看了两眼,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些名胜熟悉却又远在天边,我似乎突然之间体会到了一种所谓的“思乡之情”。
是的,“思乡之情”,这个我从小学语文阅读题就开始写、写了无数遍的词,我却晚了那么多年才懂。
细思也不难理解,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在北京读书;大学之前更是走读天天回家,即使到了大学,我也几乎每个月至少回家两趟。因而那两个月的美国暑研经历竟也算是一个历练了。在汹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来临时,所有这座城市的缺点:浑浊的空气、拥挤的交通、喧闹的道路等等,都被回忆的洪流所淹没。
这种对于故土一切缺点熟视无睹的状态,似乎在我回国之后一周之内便消失殆尽,又在现如今迫近离国的时候油然而生且愈演愈烈。因而,记忆中的那座城市,只有当它还是蓝图的时候才最动人,当它被按照图纸一点一点修葺成形展现在眼前,那些缺点——浑浊的空气、拥挤的交通、喧闹的道路又会烦扰。
说完了奥运和故土北京,再说说我这十年。
2010年奶奶去世、2014年姥爷去世,我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人生重大成就总是伴随着亲人的离世(2010年我考入航班、2014年我考入北大)。小时候,我常常很骄傲地认为自己很幸福,因为我的四位老人都还尚在,没想到过去的这十年内就走了两位。
其余的经历,虽然按部就班倒也不乏善可陈:3年初中、3年高中(实际是2年初中、4年高中)、4年大学,认识了一些人、也告别了一些人;得到了一些、也失去了一些;颇有种“功过相抵、不与表彰”的意思。然而,我终究还算是有了一些成长:至少能从身高体重肺活量,还有各种毕业证学位证中可见一斑。至于待人接物等处世态度,我想还要毕生学习进步吧。
现如今,我马上就要背井离乡地求学了,希望能留下一些文字,待到十年之后再看吧,这也是我开始写日记的原因。
今天就到这里吧,啰啰嗦嗦写到了8月9日,我也困了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