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刺杀骑士团长》的始末
那是大约半年多前,和朋友一起涮火锅的时候说起来的。那时我还在耿耿于怀施小炜翻译的《1Q84》,作为林译版的忠实读者,实在无法接受施小炜干巴巴的翻译风格,读起来就好像没给小料的清汤火锅里下的一把挂面,寡淡得让人难以下咽。
虽然也有不少的日本文学爱好者提出,林少华的译本中过多的凸显了译者本人的语言风格,确实村上本人作为一个狂热的爵士乐爱好者,小说里的一些专有名词着实难译得很,在之前林译本中也出现过疏漏,这一点也为人诟病已久。
不管是施小炜、赖明珠抑或林少华的译本都会带出译者本人的风格,至于赖明珠和施小炜的译本在台湾和大陆也拥有大量拥趸,但无可否认的,而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的风靡和林少华是决计分不开的,正如同提及周星驰就不能不提及石班瑜一样,其地位和成就是其他译者无可比拟的存在。
和大多数村上书迷一样,读的第一本村上小说是《挪威的森林》。
那时正上初中二年级,一天朋友推荐说“那家伙写书真特么黄,黄得不得了”,说得心里痒痒的很,连忙去书店买来阅读,想要见识见识“那家伙到底有多黄”,真不好意思,起初实在不是出于什么热爱文学之类的高尚目的。
课间或者中午饭后,见四下无人便悄咪咪的掏出小说津津有味的读起来。有一天班上的女生分发试卷时从身边走过,瞥见书的封面,不怀好意的眨了眨眼睛说道:“霍,竟然为了情色描写专门买这种不正经的书籍,我要告诉老师去。”
我大惊,连忙并紧大腿回答:“不是那样的,是为了了解日本文学的发展特意买来研究的,是带着审视眼光阅读的,求别告诉老师!”
打那以后,我就不带村上小说去学校了,好像真在做什么不大光彩的事情。
哎哎,事后想起来,那时候的年轻人嘛哪个不是这样,想得无非女孩子那些事,单纯得很。
坦率的说,《挪威的森林》确实不是我顶顶中意的村上小说,说到底相比于《奇鸟形状录》、《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挪威的森林》只不过是他最为通俗易懂的、写实的一部作品,有些信口开河的评论家将村上作品归类为什么“苦咖啡文学”,认为作者本人无非是一个喝着咖啡听着爵士乐的上了岁数的文艺青年,写些有的没的爱情故事。
其实大谬不然,留心过的朋友可能会意识到,在当下这个动辄用网络文学、耽美小说改编网剧大电影的时代,村上春树作为这个时代最为畅销的作家之一,却极少有作品被拍成电影,不是他们不想拍,是拍不了。
目前村上被翻拍的作品据说只有两部,其一是由村上亲自担任编剧,水原希子主演的《挪威的森林》,另一部就是他29岁那年的出道作品《且听风吟》,后者目前在网上资源很少,至少我是没找见。
从《奇鸟形状录》中的拧发条鸟,《寻羊冒险记》中的海豚宾馆和羊男,《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中的守门人和影子,《1Q84》中的两个月亮,再到《刺杀骑士团长》中的化身为骑士团长形态的理念。大量的隐喻以线索、人物、甚至是某种难以理解的动物的形式进入故事,并唤起我们的思考:那家伙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呢?由此也可以猜到,倘若一个普通的商业片导演拿到这么一本充满隐喻的小说,从何拍起的确是个极大的考验,就算涨红了脸卯足劲拼命拍出来粉丝也未必买账,骂声如潮也说不定,那还不如不要做这种危险的尝试,我是这样想的。
《刺杀骑士团长》是村上年近70岁的又一力作,他身上带的某种类似少年感的属性让我不知不觉中没有意识到,他早已不再是29岁那个在神宫球场喝啤酒的爵士乐酒吧老板,虽然他依然热爱马拉松、威士忌、猫咪和爵士乐,依然无法接受中华料理(估计有生之年不会再来中国了),但毫无疑问,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可以的话,真想和村上春树一起喝一杯啊。
话说多年前,村上曾经来过一次中国东北,悄没声息的。要是今天过来,势必有会大批书迷备好靠谱的威士忌,再领去格调不错的餐厅盛情招待。不过那时候鸡毛都没有,村上由人领着吃了几顿东北菜(想必是锅包肉、锦州烧烤、大棒骨之类的东北特色),后来貌似又由人领着去了趟蒙古,据说吃羊肉吃到精神崩溃的地步,好不容易回去日本,打那以后再不敢来中国了,想来也是滑稽得很。
安西水丸是村上多年的好友,两人曾经一起合作过几本短篇小说,村上撰文水丸画画。据说安西水丸原先是个广告人,曾在日本电通任职,后来作为自由插画家活跃于不同领域,得过不少大奖。不过说真的,水丸的画远比村上的小说难以欣赏,乍看之下根本就是幼儿园孩子的信手涂鸦。
村上一共有四位经常合作的插画师,佐佐木真希、大桥步、和田诚和安西水丸。他对前三位插画师,通通是客气而敬重的。
村上曾经这样评价佐佐木真希: “每次听到佐佐木MAKI这个名字,我都条件反射地想起那张大大的黄黄的甲壳虫演出广告画。记得是上大学不久的时候,我喜欢佐佐木设计的这张广告画喜欢得如醉如痴,于是把它从子夜街头悄悄揭下来——其实是偷——带回。整个大学时代这张画都贴在我宿舍小房间的墙上……”——《羊男的圣诞节》
不过说起水丸,村上就不大客气了:“安西水丸的画和小学生的画倘若摆在一起的话,大概很难分得出来。”
话虽如此,他还是乐此不疲的找水丸约稿。直到2014年3月19日,安西水丸因脑溢血去世,村上也从此失去了自己最为中意的插画师。
真是不好意思,本来想就《刺杀骑士团长》谈谈读后感,洋洋洒洒的说了这许多不着边际的话。
简单说几句好了,《刺杀骑士团长》中包含了很多村上长篇中的经典元素和桥段,比如“故事一开头老婆就跑了,不知道为啥总之就扔下他跑了”,“被某种隐喻引领着和不认识的女生嘿嘿嘿,从不用主动,从来都是女生主动搭讪”、“主人公决计不是什么地道的家伙,有正经工作的几乎一个没有”、“会出现某种超自然的存在,该存在势必会具象化成人形或者动物并与之交谈”。
怎么说呢,其实想要一本正经好好的推荐一下他来着,毕竟是读过他所有作品的忠实读者,但村上春树的小说(林译本)确实具有这样的麻烦,你很难几句话讲清楚其中的妙处,这一点和东野圭吾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当然后者也确是不赖的小说家。
可以的话,希望你也会喜欢他的故事,虽说有些人说什么也看不进去,把书一丢说句“什么狗屁玩意儿,不知所谓”的大有人在,不过那也不要紧。
人生本来如此: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