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7 关于一次吵架
今天真是,心塞。
早上看一篇长长的尽管比以往的要好很多然而还是结构混乱的需求书,好不容易搞掂下班了回到家想歇会,浏览了一下微博搜了搜易少年治愈一下自己,然后看到他为野兽派拍的一组小王子主题的海报,颇为养眼。发给以为很喜欢小王子的好朋友,本来想着大家一起开心一下,没想到对方甩过来一句“讨厌小王子被拿来做广告,他不配”。我瞬间怒火中烧跟他吵起来。一来做策划的是企业不是我易少年个人,二来他演绎他的你守护你的,你凭什么说他不配,你不配说他不配!
幸好朋友也不是听不进道理的人,最后翻篇。
回想起来,还是有点生气,除了生气,还有点意思。
人们有时候会从某样物品、某个人中提取出某种精神,变成自己的信仰,其实本质上,我们崇敬的是这种精神(或者是几种交织在一起,刚好这件物品能体现到的),而不是那个物品。这和借物移情又不太一样。借物移情是比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41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中,把思念妻子之情依托于庭中枇杷树,望着树会想到妻子生前音容。而这种从某物中提取精神并升华的情况,更类似于宗教给人的信仰。(当然我朋友的尚未到那个高度,因为他还说他会去看音乐剧,只是不能容忍这样的商业广告。这一点我也是不认同的,音乐剧没有商业性质?不同的诠释方式,你为什么分三六九等。)
倒不是说有信仰不好,只是我当时只是发了图片过去,什么话也没说,尽管我当时心情是喜悦的,就算微信感受不到我的喜悦,至少我是中立的吧。他不配这样的话瞬间把气氛拉到一个对立面。所以我突然担心朋友陷入偏执中,这样以后很难聊。
人们建立信仰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不是为了规范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行为往正确的方向走吗?但是如果把自己陷入黑暗之中,只指望前方的灯塔拯救自己,那么怎么会知道自己踏过的石板还是尸骨。广纳言,慎行之。学哲学,还是要多观各家之言,避免陷入一家之论。
当然,我身上也可多毛病了,要时常自省,迭代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