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中国传媒大学
写在开头的话: 1)如果你决定考研,那就坚信自己能考上,别做逃兵,负隅顽抗胜于临阵脱逃; 2)对于选校,自己斟酌利弊。建议选学校时看看真题,我当时就是选定了中传买好了资料才发现中传专业课基本上全是主观题,有一丢丢后悔的。 3)别做伸手党,一些基本的问题、资料可以自己查找就别麻烦学长学姐。比如专硕和学硕的区别、英语一、二的区别…… 4)研途漫漫,找个研友一起走,互相鼓励打气。如果有个自己的树洞那就再好不过了; 5)每天或每周列计划,建议记录每天全神贯注的学习时间,保证学习效率(APP:爱今天、Forest); 6)心态放稳,如果实在撑不住就哭一下,还是挺好的,那种哭完继续背书的感觉,嗯……很man(* ̄︶ ̄) 7)别人的笔记是别人的,别人的经验也是别人的,包括以下我所分享的,请你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学习喜好来安排。考研名师很多,建议多看几个老师的视频,找个你喜欢的教学风格。(就我个人,英语这块比较喜欢朱伟的单词、何凯文的阅读,政治这块偏爱肖秀荣的资料、陆寓丰的讲课。) 8)推荐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野蛮生长考研吧,里面有公共课视频资料分享。你也可以自己去微博上搜搜,这类分享的账号应该比较多,但记住资料贵精不贵多。对于汉教的专业资料,如果有需要联系我分享给你哈。 9)这篇经验贴好像有点长,耐心读完吧,毕竟是年纪大的学姐一点一点敲出来的。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我~ l公共课英语(英语一) 备考时看了很多经验贴,学长学姐们都强调英语真题的重要性,对此表示加一,秉持真题至上的原则。刷了真题会发现一些比较高级的词汇真的会反复出现。

ü单词 我是七月份才开始备考。单词方面,一开始用的是何凯文的词汇书,同时辅助了百词斩、沪江词场这些APP来背单词,后来到八月底才看朱伟的恋练有词。我的建议是单词量肯定要够,至于怎么学你就依据个人学习习惯。我是属于光背单词不行,那些APP对我来说比较有效,每天打卡,完成一定量的单词,还能随时复习。到十月我就一边做真题一边收集真题里不会的单词,每天对着个小本子看看单词。这一块我比较推荐朱伟的,他的单词视频里有单词,有句子,还有心灵鸡汤,还是蛮赞的。 ü阅读、完型、新题型 l真题一开始写主要在攻阅读,毕竟从初中时老师就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嘛。一开始写真题,别怕,基础差或者很久没碰英语发现自己看得云里雾里而且看完就忘、做题不会,淡定,大家都这样(至少我身边人都这样)。写完就对着翻译逐字逐句看,弄懂全文。最重要的是对着选项弄清楚每个选项正确的原因和错误的原因。阅读这块我主要跟了何凯文的阅读视频,kk三步法嘛,还是比较火。后来发现这也是初中高中英语老师一直强调的阅读方法,就是两个字:别懒。好好给段落、句子标序号,然后根据题目定位。推荐读完一段看一题,基本上第一段对应第一题,第二段对应第二题,以此类推,这样信息接受量要小一点更好掌握。 完型跟阅读也差不多,不过觉得近三年英语一难度都在降低,完型好像没有那么虐了。对了,听说英语二难度在提高,不过肯定没有一难。 新题型也就多练吧,没找技巧,觉得看懂了文章什么都好办。 如果你备考早,建议可以抄抄真题的阅读然后自己翻译,又能练书写又能练翻译。写一手好字加分啊! 刷真题别怕刷了一遍会记得答案,我应该刷了三遍吧,证明了真的不记得答案。推荐买一本带解析的(很多人买黄皮书,我直接用了何凯文的真题解析),再买一本不带解析的方便二刷三刷,或者自己复印都可以。 ü作文 有老师说作文模板一定要背,有老师说模板痕迹太重会扣分。我的建议是该背还要背,然后自己整理一些可以属于自己的模板或好句,考场上会因为紧张不好发挥那就把背的套进去,效率质量双得。应该十月份吧,就可以开始背背模板了。 英语就是单词全程不能放,保证每天来两篇阅读练练手,后期可以买些模拟卷自己模拟下或者拿最近三年的真题模拟。我是选择留了两年的真题到十二月自己模拟。 l公共课政治 对于政治,尽量暑假开始吧,对着一些讲解视频过下知识点,尤其是会比较吃亏的理科生。个人觉得,最后政治卷上的选择题紧扣时政,所以到最后十一月吧,冲刺阶段很重要,当然,前期打好基础有利无害。 基本上考研党都人手一份肖秀荣的资料。知识点那本书如果自己看会有点枯燥,结合视频(你喜欢的政治老师的视频)会更好接受。每跟视频学完一节,就能结合一千题,当然,做好一千题二刷的准备(那一刷时可能答案写在纸上比较好)。最后的肖四肖八主观题答案必须背,今年好像押中了两题吧。我当时是选择了腿姐(陆寓丰)的冲刺讲义,知识点加主观题背诵,个人比较喜欢,觉得她的知识点很适合选择题,主观题与肖四肖八差不多。 l专业课 我考的中传汉语国际教育的专硕(方向一: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也是这个专业,所以学起来没有很吃力。 中传题目比较活,专一全是主观,专二除了文化那块是客观,其它也都是主观。 专一参考书目:(必)现代汉语(上下两册)黄廖版 【目前最新是第六版】 (必) 语言学纲要 叶徐版 建议陆俭明的现代汉语语法这本书,语法点讲解比较好 朱德熙的语法讲义 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 专二参考书目:(必)中国文化要略 程版【最新是第四版】 (必) 跨文化交流学 关世杰 (必)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赵金铭 【后两本中传和很多学校不一样】 如有余力可参看刘洵的引论和胡文仲的跨文化 以上是参考书目,除了必需的,其它的我有PDF版,可分享~ 。 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专一是得吃透,专二得背透。 现汉两本,细看就意味着下面的注释都不能放过。可以辅助现汉的教学与参考这本书,练练书上的课后问答题,或者自己总结一些问答题。看了真题你会发现专一会侧重国际音标、音素、词语结构、层次分析法、成分分析法、改病句等等,基本上修辞考得比较少,但有一年出了大题。有两年一直在考语法分析三个平面的知识。建议根据真题找出重点,应试技巧很重要。语纲比较枯燥,但看完现汉再读语纲会好很多,如果两者在某些观点上有出入还是以现汉为主,中传今年专一的问答题侧重在语纲。 专二的文化点很多,根据那个汉硕考研班的重点来背就行。中传近几年文化题重复率比较高。概论和跨文化各六道大题,都是书上的课后题,自己在书上找,然后好好背就可以。最后一道案例分析,
总体来说,专业课的学习,要依据真题对症下药,该理解就好好理解,该背就好好背。我的专业课考得并不高,中传今年专一题目吧比较吓人,做完有种无力的挫折感,毕竟全是主观,考得很活。专二考完有种强烈的懊悔感,后悔自己没再多背背书。书多看几遍一定要看细一点,能背的一定要好好背。 写在最后的话: 考研这条路就是一条需要你自己打着手电筒,咬着牙,日复一日坚持走完的路。途中可能会崴了脚,可能会走错路,但大哭一顿整理好心态,做好该做的问心无愧。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得偿所愿,就像《桃花源记》里那样,走完这段路,一切豁然开朗。
upport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