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有3亿人假装在生活

/ 01 /
7月26日晚,纽约和上海这两座位于世界之巅的金融之城。
共同为一个中国的80后敲响了争议的钟声。
在纽约这座噬血的资本之城,老谋深算的猎手正在计算:东方奇迹给自己创造多少财富!
26日拼多多股价开盘跳涨39.45%,冲到26.5美元,市值340亿美元。
创始人黄峥个人财富138亿美元,超越刘强东,跻身全球百大巨富之列。
一个新的神话诞生,仅仅只用了三年时间。
而在地球的另一边,真正缔造这个神话的3.44亿人。
从未听说过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根本不知道“敲钟”意味着什么,她们正在忙着“一元拼单购买樱花小冰箱”,正在9.9元抢购包邮无人飞机,正在扫荡7.7元10条的内裤,正在一边诅咒产品的差劲一边仍然在享受拼单成功的快感。
“折叠世界”的两个群体,被拼多多这个产品无缝连接,这一天,都在幸福地生活着。
想起一个段子:
自从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后,本市大妈们清早乘公交车到郊县农民家讨价还价买鸡蛋,开心的乐此不彼!与此同时,郊县大妈也清早来到市里超市抢购便宜鸡蛋放在自家鸡窝,等候城里大妈来选购,也开心得乐此不疲。
/ 02 /
其它都是假的,只有上市是真的。
这是拼多多上市后得到的最多评价。
甚至还有人怀疑拼多多连上市也是假的。
这就有点恐怖了,让人想起《楚门的世界》和《西部世界》,进一步想到“缸中之脑”和“人类动物园”,这都涉及到哲学范畴了。
很多人都希望有平台来打破京东和淘宝的垄断,我也是。
商业有商业的逻辑,伪劣产品横行是拼多多最大软肋,老是用“底层人士能活下去的成本”来给自己当挡箭牌非常不科学。
拼多多平台上那些高甲醛家具、重金属玩具、高菌量手纸、高危险电器,有些可能让人致癌,还有一些产品可能漏电直接引发火灾,这不是假冒产品也不是高仿产品,这不是东莞工厂存货也不是外贸回单,很多产品是实实在在的“劣质毒品”。
这些产品,只要如实告知用户,不要说底层人民、地狱人民也不是会用的。
而拼多多传达出的意思很清晰:产品之所以便宜,是因为拼的结果。
一切归结于: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拼。
但实际上是: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骗…………
再怎么拼,9.9元也拼不出一口进口不锈钢锅。
再怎么拼,9.9元也拼不出一台无人飞机出来。
拼多多作为上市公司,应该在信息告知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 03 /
拼多多、快手、今日头条这三款产品都读懂了“鲁迅”。
所以专攻国人“下三路”,而且都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你不是喜欢小电影吗?打着算法的名义列队给你推荐黄色信息流。
你不是喜欢粗俗吗?打着记录生活的名义和你一起“未婚生子”。
你不是喜欢占便宜吗?打着“爱拼才会赢”旗号和你一起买到就是赚到。
在正常的法治社会,这样的产品没有一个能够成功。
今日头条的“版权”之痛、快手的“道德”之痛、拼多多的“劣货”之痛,没有哪个产品真正从技术上进行突破,而是瞄准人性弱点,游走灰色边缘,落地于法律空白。
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这个记忆只有7秒的时代,任何污点总能洗白,互联网前辈的示范让这一代人更目标坚定。
回头来谈拼多多的成长,除了平台自身的引导问题。
更重要一点还有人性自身贪婪问题。
有一篇文章说到拼多多假货藏着最真实的中国,原因是中国人穷。
文章列出系列数据:
❶80%中国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3000元。 ❷中国只有2800万人缴纳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占总人口不到2%。 ❸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046万人。 ❹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中国人,不超过6%。
…………
因为穷,所以广大人民群众选择了“拼多多”。
这个理由不成立,选择“拼多多”的人有很多一线城市人士,这些人并不属于“底层人士”,很多时候只是想去占点便宜而已。
她们买回来的产品,很多时候没有用就丢掉了,这不是在省钱,而是在浪费。而且浪费得乐此不疲。这些人不是穷,而是得了一种叫“占便宜”的病。
这与底层没有关系,因为你拼的既不是米,也不是盐,拼的是虚荣和欲望,拼的是瞬间无法自抑的情绪,拼的是消费升级,拼的可是LV。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谈到占小便宜的典型代表,不是底层的阿Q,而是有钱的赵太爷。
“阿Q,听说你在外面发财,”赵太爷踱开去,眼睛打量着他的全身,一面说。“那很好,那很好的。这个,……听说你有些旧东西,……可以都拿来看一看,……这也并不是别的,因为我倒要……” “我对邹七嫂说过了。都完了。” “完了?”赵太爷不觉失声地说,“哪里会完得这样快呢?” (来自《阿Q正传》)
/ 04 /
在一个只有利益,没有是非的时代。
一定会有更多人来证明拼多多“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是的,这个时代的互联网已经失去了想象力,BAT等帝国巨头阶层板结。
曾经开放、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在人类逐利本性之下走向中心化的高度集权。历经2010年后移动互联网、O2O、直播平台、P2P、共享经济、VR/AR、人工智能……我们没有看到一个平台通过技术站在时代前沿。
这样万马齐喑的生态,当然希望有拼多多这样的公司来撕开传统铁幕。
但拼多多不是合理的选择,它在踩踏社会红线,每个人需要尊重市场力量,但不是接受“谎言说一百遍就是真理”这样的平台。从电梯到电视,从户内到户外,拼多多说有3亿人都在用,各大明星和电视台都在为拼多多站台。
问题是:既然拼多多的钱都砸在这里,那广告费最终由谁来买单?
资本吗?当然不是,而是那些一直假装在生活,沉迷在拼多多无法自拔,天天买买买各种垃圾食品、劣质衣物、日用品回家的“精算界人士”。
为什么说这些人假装在生活?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尊重知识产权,如果一个人没有是非对错,不管TA如何消费升级,不管TA身在五环内还是五环外,不管TA是贫穷还是富贵,TA就是一个假装在生活的人。
/ 05 /
拼多多的生活方式,
与理性有关,与贫穷无关。
与欲望有关,与工薪无关。
与智慧有关,与存款无关。
总有一批这样的人,在TA眼中,时间不重要,学习不重要,打扰朋友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买到3.9元的塑料拖鞋,还包邮。好吧,你是天才。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5亿人在抖音里展示自己的盛世繁华,又有3亿人在“拼多多”为自己伪劣的生活方式辩解。
这真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时代。
本期编辑|Hypercube
本期投稿|鲁不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