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建筑笔记——屋顶之下与屋顶之上
导演自称讲究,观众也需看个讲究。影片中的汽车、地名、时间轴我写过了,地图海报说是犯规,此篇札记建筑。
北平第一裁缝关巧红的住处,从内部看是个洋楼的格局,主要有一下几个特征: (1)地上二层建筑,层高在北平四合院建筑中是高屋建瓴,内部设有楼梯 (2)洋楼的一部内外面均呈明显的圆弧状 (3)为加强自然采光,上下二层各立面分别设有玻璃门、落地窗、对开窗等;人工照明采用吊灯 (4)墙壁贴大理石,装饰用相框,与画轴、字幅的中式风格迥异


这种构造的洋楼,在民国北平的内城中并不是没有,但限于四合院封闭的局限,都是在旧时王公贵族的花园里利用空地造洋楼。否则在低矮的四合院建筑中无法达到这个层高,否则在封闭的四合建筑群中,无法达到各立面开门窗的通透。
但是,从屋顶跑酷的大视野来看,关裁缝家周边并没有这样的洋楼建筑以及可供各立面采光的空阔空间。

远距离视角显示,关裁缝家附近没有洋楼
近距离的视角可谓是360度扫描无死角的讲究,但是从各视角中也没有看到关裁缝家鹤立鸡群的层高。




近距离镜头扫描显示 关裁缝家没有高于四合院的建筑
综合屋顶之上与屋顶之下的镜头看,洋楼的层高被低矮四合院建筑群限制住了,各立面开门窗的采光被四合院群的封闭特征限制住了,关裁缝家内部的洋楼构造是不可能实现的。
结论——单看屋顶之上确实讲究,单看屋顶之下也确实讲究。但是把屋顶上下合在一起看,这就是七拼八凑的不讲究了。
电影是艺术,建筑也是公认的艺术。亦或是,这种“洋“”中“的混搭,是导演在电影艺术中植入的建筑艺术创新。
参见:胡同深掩小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