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福利待遇分析之二 ——工资个税那点事
次说的五险一金,我们再来聊聊工资个税那点事。
首先,何为工资薪金:企业根据国家和本市的规定,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援引自最新版《上海市工资支付条例》)。
其实说起来,工资从公司人力资源部计算出,到最终到达员工手上,经历了好几次“瘦身”。
举个例子,员工魏璎珞本月做了15件衣服,计件工资7000元,奖金2500元,高温津贴300元,加班工资200元,本月应计发工资10000元。社保公积金基数按10000元执行,按北京标准个人养老8%,失业0.2%,基本医疗2%,大病医疗3元/月,公积金12%,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共计2223元,按国家规定可在税前扣除,则扣除后的税前工资为7777元。然后按个税政策,扣除3500元扣减额后(最新政策的数额将变成5000元),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4277元,对应的税额为322.7元,最终到手7454.3元。
由于普遍的五险一金公司比例较高(一般均在40%左右),企业负担较重,为了生存,很多企业都会有变通的方式,以期降低成本。其一就是按最低基数缴纳,其二是在实际工资和最低基数之间选择一个基数缴纳。以上面的案例,改变缴纳基数后我们可以看看究竟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同样是10000元工资,如果按北京最低标准缴纳,养老、失业最低基数3387,医疗、工伤、生育5080,公积金2000,则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共计622.33元,扣除3500扣减额后的应纳税所得额5877.67元,对应的税额为620.53元,最终到手8757.14元。
而如果按照5000元作为五险一金基数,则五险一金个人部分共计1114.6元,扣除3500扣减额后的应纳税所得额5385.4元,对应的税额为522.08元,最终到手8363.32元。
综合比较得知,按最低基数缴纳,比按实际缴纳多到手1300元左右,按中间基数也可以多到手近1000元的工资。其中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说完月工资,再来聊聊大家比较有感觉的年终奖。按国家规定,年终奖可以按优惠税率计算,按总数除以12以后,落在哪个税档就按哪个税率计税。举个例子,璎珞可以拿20000年终奖,按计税规则:20000/12=1666.67,税档在10%,速算扣除数是105,应纳税1895元,税后到手18105元。相对于月工资薪金25%的税率省了不少。不过这个政策可能随最新的税前扣除而取消,且看后续国家的政策落地。
虽说可以通过特殊方式增加到手工资,但是如果需要买房、买车和落户资格,还是老老实实按实际工资作为基数缴纳五险一金。同时,明年开始五险一金将由税务部门征收,这样的漏洞将越来越小,坐等新政落实后的对策。
下一次,我会来谈谈居住证及户口这件事。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