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宁为理想世界的领袖,不做现实世界的小丑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诞生于1919年,但其反映的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相互作用,不仅在当时文坛反响巨大,在如今社会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思考,因而广为传颂,经久不衰。
开始拿到这个书名时,可能你也会和我有同样的疑惑,“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是如何扯上关系的?
其实这个书名源于毛姆朋友的一句玩笑,他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毛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延伸思考,用“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现实,为我们讲述了这个现实与理想相冲突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徘徊,小说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同样陷于这样的苦恼之中,可能我们终其一生都在矛盾中过活,但是思特里克兰德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世界,他受尽了辱骂与磨难,但同时也收获了无上的自由与荣耀。
小说中有三个明显的地点节点,随着地点的转换,我们窥探到了主人公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
伦敦:外表体面,理想孤独
思特里克兰德本是一位证券经纪人,他有漂亮贤惠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孩子,典型的中产阶级之家,在外人看来,这个家庭无疑是幸福美满的。
他的妻子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她的端庄优雅在上流社会颇受欢迎,可是与太太的左右逢源不同,思特里克兰德并不热衷于参加这些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身处这些上流人士之中的他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也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先生出席这样的场合,在她的眼里,丈夫十分无趣,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只不过外表看起来很体面罢了。而思特里克兰德自己也不愿被当做展览,供人观赏,像个小丑一样。
说实话思特里克兰德给人的印象的确如此,可是在他冷漠外表掩盖下的内心深处,此时正燃烧着一把熊熊烈火,他在酝酿着,准备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喷发出来。
可是没有任何征兆去地,思特里克兰德就把这把火放出来了,把和他相关的所有人都烧了个鸡犬不宁,唯独给自己留了个清净。
思特里克兰德走了,他将自己从17年的婚姻生活之中解绑,不顾所有人的谴责,携着他画画的梦想逃到了巴黎,一个他认为梦想开始的地方。
尽管但思特里克兰德有着体面的工作和生活,每天家里都很热闹,但他的理想世界是孤独的,他不愿意去附庸风雅。这个光鲜亮丽的地方滋养不出自己的理想之花,于是他决定放弃体面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们独处于世,很多选择都是为了逢迎社会的需要而非出自本心,虽丰满了现实却也冷落了理想,于是乎便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一边呐喊着诗和远方,一边营营役役,打扫着满地的鸡毛。
巴黎:艰难生存,理想丰盈
离开了安乐舒适的伦敦,思特里克兰德在巴黎面临着极大的生存考验,他抛却了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以画画为主业,即使穷困潦倒,食不果腹,他也不会随便卖出他的画作。
思特里克兰德在伦理上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他抛家弃子却没有丝毫愧疚之心,但他同时也是个艺术世界的天才,他有着杰出的绘画天赋,可在当时他的才华并没有很难多人欣赏,所幸他遇到了施特略夫,一位天分平庸却眼光独到的画家。
施特略夫十分赏识思特里克兰德,为了照顾病重的思特里克兰德几乎倾其所有,可是思特里克兰德对他却没有丝毫感激之情,他居然还勾引了他心爱的太太,害得施特略夫无家可归,可以说自私无耻到了极点。
可是生活的不堪并没有影响思特里克兰德的创作,破败的生活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的灵感,使他的作品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思特里克兰德在这个阶段的生活是艰难的,但同时这也是他理想的羽翼逐渐丰满的时候,现实世界的他不堪一击,可是在理想世界中他却坚不可摧。
如果你不能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时,只能说明你还不够热爱,当你能够投入全部身心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所有阻碍都将不复存在。
塔希提:超脱凡尘,灵魂栖所
离开了巴黎的思特里克兰德几经辗转来到了塔希提,还和一个叫爱塔的土著姑娘结了婚,他们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
就像每一个凡夫俗子一样,生孩子,过日子,思特里克兰德享受这样的生活。塔希提和伦敦不同,这里不像伦敦那般繁华发达,有的只是自然的纯粹;爱塔和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也不同,她懂思特里克兰德的理想,全力支持他的创作,而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完全把他的丈夫作为维持自己虚荣的工具,无视他的感受与想法。
不幸的是,他后来感染了麻风病,可是病痛的折磨没有减退他创作的热情,即使在他病重失明的时候,他依然醉心于创作,在爱塔的帮助下,他完成了巨型壁画,虽然最后按照他的意愿都被焚毁。
此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是幸福的,塔希提为他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环境,因为在这里他可以不去理会尘世的所有烦恼,每天专心埋头作画,他的理想世界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他的创作也达到了巅峰,他留下的作品也都变得价值连城。
高山流水遇知音,在理想的世界里踽踽独行的人大抵都是这般孤傲,在遇到懂自己的人之前宁愿独行于世,也不愿与世俗苟合,也只有这样的坚守,才能最终获得理想殿堂的奖章。
毛姆在小说中所说: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在世俗的眼光中思特里克兰德无疑是卑劣不堪的,他离经叛道,伤害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可是继续过之前那种看似体面的生活,对他来说是极其虚伪和痛苦的,所以他宁愿选择做自己理想世界的领袖,也不愿做现实世界的小丑。
可我们能说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是失败的吗?
人生的意义,取决于自身的认知,取决于你对自己有怎样的期待。就像很多人定义30岁之前有房有车才是人生的标配,于是你跟风随大流,拼命赚钱,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因为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向现实妥协很容易,坚守理想却很难,是去照顾世俗的眼光,还是遵从内心强烈的渴望,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任何人无权干涉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