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男生真的不再主动追求女生了吗?
首先要声明的是,本文仅仅是个人杂谈,认真搞社会学研究动不动就要求上数据的学术党可以出门左转了。我仅仅是就身边的所见所闻谈谈一些浅显的看法。说一些无端的废话,谈一些无用的感情,仅此而已。
最初关注到这个问题是在知乎专栏和天涯论坛等平台频频注意到此话题的热门度,诚然从生产力的发展变迁到社会结构的整体变化到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入每个个体生活,连多愁善感都成了奢侈品的今天,感情似乎成了可以用具有非显著性关联的离散方差标记的KPI。我们每个人都只是由各种数字构成的世界中的一员。诸位看官可以从任何您擅长感兴趣的角度领域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而我今天只想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探微。
现实中有三类女生最好追:第一类是你能满足她的需求的女生,比如说她喜欢帅哥而你正好帅的惊动党中央,她喜欢有钱活儿又好的你正好财大器粗,她恋父你恰好爱之如孩子。第二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男人的女生,只要不是自己非常讨厌的男生,只要你追她,她都能接受,因为她觉得张三可以,李四也可以,你只不过是其中的路人甲;第三类是底线容易打破的女生,她明明喜欢香蕉,但你给了她一篮苹果,她看到你为她付出这么多觉得很感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答应你了,尽管你并不是她心目中那个理想的人。
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在号称男女平权的社会,男女选择对象的机会却是不平等的。假如一个妹纸给自己的综合评分是70分,她必然要找一个她认为值得80分以上的男生,反之,对于男生来说,如果你自己只值70分,那你就只能找到60分甚至更低分的妹纸。这不是我的偏见,而是这个社会既成的事实。

当你俩还是逗比小男生小女生的时候,谈潜力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未来对你们来讲变数太大。而且大多数女生找男票无非就是看脸看有木有恋爱感觉,真正去理性客观评估有木有发展潜力的基本上没有。
事实上,除非一个女生和男生在相当或者更高达额Level上,否则很难判断一个男生有木有潜力。对于一个认识水平只有10分的人来讲,她很难判断一个70分男人的真实价值。 相反如果她的思想高度有100分,就可以轻易看到这个人未来的发展潜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常说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个伟大女人。能够看穿一个男人的潜在价值的一定是段位更高的女人,而不是肤浅的女人。
而这种认知本质上还是环境给予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成长中遇见的人,身边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她心里留下烙印,而她对于潜力股的定义也基于身边的“成功人士”

下面只是随意举例,不用对号入座。
比如一个农村长大的女生,看到一个男生勤奋踏实埋头苦干而觉得这个人靠谱,所以认为他是潜力股;一个高干家庭出身的女生偶然发觉某个在大家眼里平凡、默默无闻的同学心思缜密做事滴水不露,和她父亲竟然有点相似,遂有好感;某个富商家的大小姐,发现班上一男生虽然成绩平凡家境一般,但是聪明伶俐,八面玲珑,很会来事,和身边叔叔伯伯们做事风格如出一辙,所以倍感亲切。
人对于和自己成长经历相似的人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很多人归结为三观。实质上是两人认知和层次的一致性。牛逼的人同样会吸引到牛逼的人,loser同样会吸引到loser。智性恋越来越成为现在人类选择配偶的一种方式。“高智商的人仿如同行走的春药,随时可以轻轻褪去你思想的青衫,和你的灵魂来一次翻云覆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哪怕不刻意追求,这种过程也在缓慢发生。而很多女生就把这种亲近感当做了喜欢。
根据我本科毕业以后对身边做出不同人生道路选择同学的观察,最后在一起成为男女朋友并坚持下去的,思想层次、成长经历即使不完全相同也不会差太远。
假如马云他老婆是个很肤浅的女人,就看钱和颜值,那么她在当年根本不可能发现马云的潜力。
回过头来看,这就像是自然规律一般,让有的人注定会错过一些东西。貌似冥冥之中自由天意,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和认知深深受到过去的影响。

在当下的男女权力结构中,二十岁出头,是男生生命最贱的时候,却是女生这辈子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二十岁出头的男生女生,面对的待遇却是完全不同的,从能力上来看,双方同样经过良好的教育。那么在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别,在现在收入较高的一些文牍类工作中,女生甚至有明显优势。 这个时候,离生育对女性职业生涯的打击还很远,中上层那个看不见的天花板更是遥不可及,大家都是乐呵呵的奋斗者。
但,一样的奋斗境遇,经济境遇,生活水准,男女生却是天差地别;男生的置业压力比女生大太多了。女生做到挣五千花四千就可以说自己很节省,很多男生挣一万花两千,心里担忧的是,这一年也就特么攒下一个厕所。
最重要的是,男生最被看重的价值:事业,在这个年龄,不是无头苍蝇,就是闭气铲屎。焦虑纹满头额和眼角的沟壑。但被女生最为看重的价值;姿色(抱歉我该用青春),却处于这辈子的巅峰。
其实她们原本也是单纯的,但奈何各个年龄阶段和能力的男人都摆在面前,同时,她们的选择机会,又是那么的少。(再婚贬值论),就像握着唯一的硬币,到了一台琳琅满目的售货机前,换做谁都会变得挑三拣四,甚至“功利”一点吧。
这个情况什么时候会逆转呢?大概是三十岁出头,事业草创,有了几个可以可供号令的狐朋狗友,圈子内有了点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的人脉。而女生,肌肤开始颤抖,事业到了隐形天花板,婚育压力直线飙升,于是她们就开始陷入焦虑。
当然,这个时候的男人,往往又不满足于黄脸婆,跑到大学门口去接小姑娘去了。这是种恶性循环。
这个循环什么时候会结束呢?
当整个社会不把事业看做男人的专属价值,不把婚育看成女性专属价值的时候。
人生说到底不是一个LTI(线性时不变)系统啊。
PS:1.综上所述是为了提醒那些跪舔对方在感情中丧失自我,但每次都是在将就自己的人反省自己用的,不是用来给你做二十八九岁还没谈过恋爱的安慰剂。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也就20多岁这几年,让你不要将就着恋爱,但更没让你单身。提高自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要埋头于手段而忘了自己的目的,那样就是舍本逐末了。 2.综上所述是为了提醒那些走马灯似的换对象,但每次都是在将就自己的人反省自己用的,不是让你去死追那个不爱你的人。 3.我说的评分是综合评分,不要跟我说”你说的不对,我自己只有70分,但有过一个80分的女朋友,虽然后来我发现她只是图我的钱“之类的故事了,单项分高,不代表综合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