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守护

最近有幸读到日本文学大师东野圭吾另类新作《沉睡的人鱼之家》,这部作品期待已久,但一问世,反响平平。甚至不少读者表示失望,认为故事冗余沉闷,没有吸引力。阅后发现读这本书心态很重要,如果你是过来寻求刺激和跌宕起伏的快感,对不起,你一定会失望,这是一个既悲伤又温暖,一个让我们重新认识生命意义的故事,需要用心去感受。
现代作家龙应台曾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啊,无论是爱情、亲情,缘分尽了就是终点,想追也追不回。
但故事的主人公熏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奋起反抗,在跌入蛛网般境遇中不顾旁人冷言讽语挣扎着追回脑死亡但心脏扔跳动的爱女宝贵的生命。
有位读者说,当她读到熏子用机器控制女儿的四肢,甚至在别人面前用机器让她微笑时感觉毛骨肃然;还有一位读者说,看到医生说有人靠机器活了很久,死后解剖发现脑子已经融化时替主人公捏一把汗,真希望她玩弄的不是她女儿的尸体,他说这种母爱不要也罢。
一个剧本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是觉得如果换位思考,站在这位母亲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不会觉得那么无厘头和恐怖。母亲爱女心切,如果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女儿可以活下去,让她去自焚她也会愿意,况且女儿的心脏还在跳动。
繁杂的医学判断和不明朗的法律界限暂且不说,熏子为女儿的生命拼命的那股劲让我深受感动。当所有人劝她缘分已尽时,她还坚持相信孩子并未离开;当所有人觉着她无理取闹时,她还坚持保护无法替自己辩解的孩子;当最亲的人都质疑她时,她仍然坚持坚持,不惜以死相逼。当读到那天晚上,孩子站到母亲身边时,一度张大嘴巴,热泪盈眶,甚至感谢作者安排这样永别,我愿意相信,苍天被母亲感动,不愿让她再受苦,让她女儿来到母亲身边温情告别,让各自放手。
日本知名女演员筱原凉子说故事中熏子“即使世界陷入癫狂我也有非守护不可的东西”这句话对她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她也想拥有像熏子那样的坚强。
是啊,面对非守不可东西我也想拥有熏子那样坚强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