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玄武湖畔鸡鸣寺,钟山道旁荫风足。秦淮河上教坊在,夫子庙前游子多。一朝天子一朝臣,烂泥怎么糊上墙? 周末到南京开会,其实就是到南京吃吃逛逛,于是就有了这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对金陵的认识应该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小时候,父亲教了我三首宋词《金陵怀古》、《水调歌头》、《雨霖铃》,就是到现在都能倒背如流。父亲受爷爷的影响,喜欢国学、喜欢唐诗宋词。按现在的话来讲,他也喜欢旅游、喜欢装逼。从小父亲对我就要求严格,暑假早晨五点就得起床写毛笔字。柳公权、颜真卿,我似乎也挺喜欢。家里有《词源》、《六部精粹》等古书,我根本就提不起兴趣,好歹还有各种版本的《楚汉》、《三国演义》、《东周列国》让我可以神游。 其实对父亲的感情很复杂,估计儿子老爹是上辈子的仇家。父亲离开多年,我很是想念。尽管对父亲喜爱和要求我总是叛逆,可回过头来看,父亲爱玩的也正是我喜欢的。我和父亲一样不是不善表达只是不愿表达,和父亲一样待人热情只是有了分寸,和父亲一样性情激烈只是多了克制,和父亲一样喜欢读书只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心情。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我们还是从儿时的《金陵怀古》开始吧!父亲中年得子,我小时就是父亲的期望和宝贝。每每外出父亲总会把我带在身边,每每朋友聚会总会把我拿出来遛遛炫炫,背背唐诗宋词,来两手琴棋书画。小时候不懂事,就是困在梅斋里,也把可以看的东西看了个遍,把可以玩的东西玩了个遍。什么围棋象棋跳跳棋,什么棋谱琴谱龙泉剑,提琴笛子古唱碟…… 我对南京的认识应该是从幼儿园大班开始的。爸爸爱旅游,还爱拍照,那时哪来的照相机也搞不懂。记得那次爸爸应该是出差南京,顺便去看他的爱徒小马叔叔。那年爸爸送他到南京念书,现在他都快退休了。记得爱装逼的爸爸带着我和小马叔叔从南京长江大桥的南岸走到北岸。记得长江大桥的引桥好长好长,走到江边我的腿就快走断了。是不是还有爸爸和小马叔叔轮流抱我都忘了,只记得我第一次当上北方人的懵懂。爸爸说,我们从南方走到北方,我们现在是北方人了……都忘了,就记得从北岸回来应该是坐公交车,就记得长江大桥桥头堡三面红旗雕塑和站岗的解放军叔叔……对了,是不是爸爸还带着我去过金陵饭店,是不是还很装逼的买过外卖什么的?嗯,都忘了,我开始后悔昨天怎么就忘了还有这茬事。是不是也该去金陵饭店转转,再带一只锁鲜装的盐水鸭! 对了,那年爸爸和我还去了明孝陵。都忘了,就记得天好热,山好秃,神道好长。家里的旧相册还保存着我在神道大象旁的照片。我甚至还记得小时很可爱,有对年轻的歪果仁夫妇,拿着相机把我照了个遍。那天我好傻,好开心……对了,小时候很少得到爸爸的夸奖,哪怕照个相也是。记得在中山陵,爸爸借了顶白色帽子歪歪戴在我头上,我笑得很开心,相片拍的很漂亮。那天爸爸很开心,以后也时常把这照片给他朋友看看,顺便还会夸夸我…… 儿时南京的记忆可能就剩下这些了,遗憾的是大了从来没和父亲分享过这个记忆。父亲走了,也把这部分记忆带走了。第二次南京的记忆,就是大三人生最后一次暑假,我和老湿还有个女同学一起在南京的记忆。记得南京好热,明孝陵好没劲,甚至没劲到连神道的一点点印象都没有。倒是记得我们去了夫子庙,秦淮河水好黑,附近房子好破。破旧的街道似乎好有很多小吃,吃了什么,好不好吃都忘了。都记不清了,就记得应该是没去中山陵…… 工作后真的很忙,忙到周末外出开会都没时间,更再没有去过南京。这次,偶尔的机会,找个周末出门,准备到南京吃吃睡睡。这次住在大来南京时住的国宾馆,在中山陵、明孝陵,美龄宫附近。周五到宾馆,吃饱自助晚餐,天已是蒙蒙黑。人生地不熟,东走西逛,看看朱棣的功德碑,看看孝陵的山门。一个人走在黑乎乎的钟山木栈道,感觉是阴气很盛。一路心里都是毛毛的,路怎么就这么长?终于摸到地铁站,到夫子庙下,看看夜晚的秦淮人家,看看夫子庙,顺便看看是不是还有馋嘴的小吃美食什么的。全国的古街都改的一模一样,夫子庙热闹的让我连进去的欲望都没了,就是感觉秦淮人家的白墙似乎被刷得更新了。都是人,还好不是夏衍笔下那个那个包身工的工棚。饱的实在吃不下鸭血粉丝,买根冰棍,让我仓惶逃离这个热闹的街。 少了人的陪伴,不但少了鸭血粉丝的冲动,也少了对这个城市的想法。尽管这样,第二天我还是决定去看看南朝第一寺的鸡鸣寺,还有后来电视电影中插上红旗的总统府。风雅是附庸不上了,装逼还是必不可少。于是早上约了人民医院的一中师兄大哥一起在山上再转悠一遍,再到城里转悠转悠。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带我来到玄武湖畔的鸡鸣寺。尽管做了攻略,也早料到古鸡鸣寺该是几遭战火,早都皮毛不存。现在的鸡鸣寺只是在旧址上跟着不知道对不对的传说、记载重新盖的而已。真不要对别人要求太多,就把古物的修缮给那些有兴趣,有能力,甚至只是个工作的人吧。尽管每个人都有对这个城认识、期待和想法,可是不是只有道旁的梧桐还留有这座城的记忆。既然我们都欣赏这座城的包容,那我们是不是也要不但要学会遵从,还要学会尊重。 南京这四大火炉的酷热,让我实在提不起咸辣鸭血粉丝的兴趣。中午和师兄冰爽的可乐鸡块后我一个人去总统府。看到被打破的旧世界,看到被打倒的反动派,看到墙头变幻的大王旗,我却没了进去看看的冲动。这座城的记忆也许真的就这梧桐树记得了。看着总统府门前的梧桐树,我知道它还壮年,可那年那多少风云人物却早已尘土。就别去了,也就此别过吧,路还很长,我的快乐也该很多。 回酒店美美睡一觉,再来一场畅快的一千米游泳。国宾馆是标准的50米泳池,是不是大也来过就不得而知了。我也是没趣又纠结的人,一直攻略着晚餐是不是该来个南京美食,来个小龙虾?鸭血粉丝汤什么的。本想饿了再去酒店自助,师兄的电话让我飞奔到餐厅。去看看“天空之眼”,一中的学生都是半脑残的逼哥,我们一拍即合。吃着饭却约不到的士,我们就随心随性四处走走。酒足话多,人多胆大,我们就来个夜闯明孝陵。 神道的记忆早都模糊,抚摸着六百多年的古物,我只想着三十几年前自己的故事。石马石象还是原来的样子,我看不到一丝一点的变化。那年我还没有大象的腿高,可现在属于我的和关于我的许多,都不见了。就像村上春树说的,曾以为走不出的日子,现在都回不去了。美丽的往事就跟这精美的宝贝一样,熬不过时间的抢掠,只有粗鄙木讷的石雕,还留在历史的长河。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槛外长江空自流。借编王安石的词句,回首往事也遥看未来。岁月沧桑不可怕,世故矫情最挠人。有心无念歌且住,人生自古难相逢。前尘旧事都跟着长江走了,走在楼上应该还是有楼,放下执念也放下世故矫情,有心无念也会是个挺好。 2018.7.29于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