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性骚扰”的一点认知和看法(于2018.07)
近期网络再次将“性骚扰者身败名裂”的事件话题推向热点,只不过这次爬上耻辱柱的有著名记者、主编、知名媒体人合于一体的“章文”。(不是演员文章。。。)
章文,历任《南风窗》记者、《瞭望东方周刊》主笔、新华社《环球》编辑部主任、《中国新闻周刊》编委、《新世纪周刊》副主编)
下面这个文章链接,是作者“桑桑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腰线”。
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地整理了许多现实素材案例,值得一读。其中对性骚扰事件、人物的种种控诉和曝光,相信看了的人无不出离愤怒!
基于这篇文章,以及一些网络上对性骚扰热点事件的声讨和观点,我也有属于自己的一些理解。现在我把前几天首发在自己微信圈的原创点评文字挪到豆瓣日记上来,贴在下面。
高帅型男彭于晏;
富甲天下王思聪;
位高权重高官宦。
性骚扰、
翻牌子、
包二奶,
假如能按序对号给上面入座,
那么,
无论懵懂少女还是稳重熟女,
都不会拒绝。
相反,她们会在“可以考虑一下”之后欣然接受。
正如文章中最为精髓的一句话被加粗了:『…但却没有实质资源可以交换。』
所以性骚扰被唾弃的本质很久以前就在我看来——原罪并不是[猥琐的行为和肢体动作的不得体],因为这只是表象,本质的错在于[白嫖](这个词非常得不恰当、不雅,但我找不到比这两个字更加粗暴易懂的词了)。严格表述是【非法占有优先交配权】。所以性骚扰行为的恶心之处在于[不服从社会等级制度对资源交换配置的文明竞争规定]上,违反规则程度仅次于强奸,也正因如此,广大男性也对性骚扰者恨之入骨。如恨抢劫犯诈骗犯那样恨。
我们可以试着再往深了引申一下:
文章中这种生活里最常见的性骚扰事件和形式,还不是最恶心的。
我听闻过身边诉说者里更恶心的案例——性骚扰实施者并未对某女性进行胁迫,而是正常“交换资源”,之所以加引号是『许诺/暗示』交换资源。
出于对性骚扰者的基因相貌/财富支配/升迁机会等的觊觎,受害女性在性骚扰行为过程中是欣然接受或者默认的。
但接下来正如你们猜测到的——这次是作为男性角度认为这种“交换/交往关系对自己内心而言其实是不对等的”,所以利用女性的真实欲求而完成空手套白狼。
这种性质的性骚扰/诱奸形式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
我之所以认为这种更加恶心是因为,他们披着“合法交换”的外衣、通过诈骗的手段、完成非法『消费』交配权的行为。
也因此这样的女性受害者比前面那种更加令舆论感到“可怜”(并非狭义嘲讽意义上的“可怜”,还包括纯粹的同情心,参看李杨导演的影片《盲山》中那位被拐卖到晋南地区的四川女大学生,里面那位假借帮忙逃出去的道貌岸然的小叔子)。
如果光是从女权抨击男权社会的宏观角度来看:没办法的,男权社会就是这样,意图抨击/颠覆父系社会的话,恐怕要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抨击了。。
最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核心价值观的“老好人”,我建议广大女性面对性骚扰时不光要有勇气说不,而且需要你们智商在线。
写在后面:
各大新媒体信息平台的网友,多数是站在道德层面去批判这些性骚扰实施者,以及在道德层面去声援受害者,甚至不乏一些情感泄愤层面的“高赞”过激办法,比如“直接阉割掉这种人渣”之类评论。
我无意再给道德情感批判角度添薪浇油,因为已经烧得够旺了。我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声音”是:
1、在法制建设角度,具体的相关法律条款如何?应对性骚扰的话可依赖程度怎样?;(“该怎么办”的问题);
2、在现实人际环境中,女孩子身陷性骚扰事件的话,举证上告方面与对外曝光方面,分别面临怎样的实际困难? 以及处理结果是否理想?(“无力反抗、不敢反抗、反抗无效”的痛点在哪里的问题);
3、对性骚扰的认知程度如何,包括哪些肢体动作以及言语对话属于"越界的范畴"? 对性骚扰的认知能否抽象到更高程度,从而利于尽早明辨异性意图、看清对方动机呢? 首先(“君子不立危墙”的问题,尽早戳穿人渣的目的,让其知难而退。另外,不因“内因”让“外因”有攻破自己的可趁之机)。
我希望自己的观点对于第3点有所帮助。
第2点的实际困难在于:对于曝光这个手段,有些女孩子仍然有着害怕报复、害怕自己“传出去也被人指指点点”的顾虑,反而导致更加纵容,对方更加猖獗并肆无忌惮;对于举证上告这个手段,困难在于常常面临“被上面给息事宁人”这样的消息打压,这堵墙的深层原因可能包括所谓的“上面”是一个既得利益共同体,不只是一个两个人有这种“无耻黑历史”,他们害怕把事情搞大让自己也受牵连,出于心中有鬼的自保动机,恨不得尽快将事件消息压低熄火。
说到底,2、3都是分析认知,第1点才最应该作为根本的办法和保障,但当前法制条例对性骚扰的惩戒力度够不够?为什么性骚扰实施的处理后果,会令施害者认为成本如此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