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想的生活状态都有哪些?
查看话题 >伊斯特本,照片和我的叨叨(多图,慎点)
因为一段机缘要去East Bourne小住一周,从上海的一堆破事中逃离出来,带着jet lag落地伦敦,还要倒三趟火车折腾两个多钟头,当我终于到达这座海边小城,连精疲力竭都是麻木的。

工作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折磨,成就感认同感常年缺货,上上下下四面八方的负担倒是与日俱增。即使身在几千公里之外,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也还是那些为了谋生而躲不开的各种焦虑。来都来了,暂且放下这狗日的中年,在这几万人口的小镇,混上个几日,虽然接下来的破事一件都不会少,人焦虑的时候总是各种内心独白。
欧洲到处能看到的老房子就这样一栋一栋的排在海边,每天都被海鸥的叫声吵醒,推开窗,呼吸着清凉干净的海风,奢望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

我是一个喜欢给房子拍照的人,总觉得好的建筑有一种沉静的美。而在这里的感觉,又多了一份对待生活的从容,老能让我想起那句,余生很长,何事慌张。当地居民喜欢用花装点他们的房子,各具特色,从不抄袭。



路边的花也是各种怒放,不知道是人工养护到位,还是气候好到让它们可以恣意旺盛。人总是很难有这个状态的,尤其我这个年纪的…





几天后,我终于说服自己去海边走走。咦?怎么有点象刚开埠的时候的外滩?一想到这个,上海的工作中的焦虑又如潮水般蔓延…

海边密密麻麻的海鸥,跟这里的植物一样,海鸥们也是一副衣食无忧的呆样子,随便起来飞几下,就凑到一起唧唧呱呱。

不止动物,人也是一个腔调。海滩上密密麻麻的一片,臃肿的,凹凸的,肌肉的,都是一色的深棕色,你们都没少在这葛优瘫啊?

吃也是我在旅途中很看重的,这边的选择很多,当地的,意大利的,希腊的,土耳其的,中国的,日本的,印度的,各种餐馆都在路边见到过。除了中餐做的感觉无功无过以外,其他的咱也没啥发言权,价钱跟在上海差不多,这么多选择总归不会吃腻。

餐厅选错了大不了换一家,但我们的人生,是否真的有那么多选择呢?

还去逛了逛商场,没有大牌,比上海商场里那些伪大牌实在多了,尤其英国本土的牌子,可以说非常便宜。
据说这个城市居民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65岁,在这个年纪生活在这样的城市,真是造化。而于我而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样的生活恐怕还是一个相当遥远的梦想。

愿我可以早日翻越这人生的藩篱,这个祝福,也送给足够耐心听我叨叨到这里的你。
